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鹿頭關的意思、鹿頭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鹿頭關的解釋

古關名。 唐 置,在 四川省 德陽市 鹿頭山 上,為 西川 防守要地。《舊唐書·憲宗紀上》:“丁酉, 高崇文 破賊萬人於 鹿頭關 。” 宋 趙抃 《過左緜偶成》詩:“入覲已違龍尾道,出麾還過 鹿頭關 。” 清 王士禛 《秦蜀驿程記》:“有碑題 漢 龍鳳 二公祠,東 鹿頭關 ,即 士元 墓。”亦省稱“ 鹿頭 ”。 唐 韓愈 《元和聖德詩》:“ 闢 黨聚謀, 鹿頭 是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鹿頭關是中國古代重要關隘,其含義及曆史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析:

一、基本定義

鹿頭關是唐代設置的軍事關隘,位于今四川省德陽市鹿頭山(現屬羅江區),為西川地區(今四川西部)的防守要地。其名稱源于所處山體形似鹿頭,且扼守蜀道咽喉,是成都平原北部的最後一道屏障。

二、地理位置與名稱演變

  1. 東漢至唐代
    東漢時稱“綿竹關”,唐代更名為“鹿頭關”,因關隘建于鹿頭山而得名。
  2. 五代至現代
    五代十國時期,前蜀王建将關址移至黃許鎮綿遠河畔,并借用劉備與龐統換馬的曆史典故,更名為“白馬關”。如今白馬關景區仍保留宋代蘇轼題寫的關名碑刻。

三、曆史事件與傳說

  1. 軍事地位
    唐代高崇文曾在此大破叛軍萬人(《舊唐書》記載);宋代趙抃、清代王士禛等文人均在詩文中提及此關。
  2. 三國關聯
    與龐統密切相關:劉備攻蜀時,龐統在鹿頭山落鳳坡中伏身亡,後張飛在此點将破敵;三國末期諸葛瞻亦在此抵禦鄧艾,最終戰死導緻蜀漢滅亡。

四、現代狀況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漢典、白馬關景區官網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鹿頭關的意思

《鹿頭關》是一個成語,意為“故弄玄虛、混淆視聽”。它形容人言過其實,意圖迷惑、糊弄别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鹿頭關》的拆分部首是“鹿”和“關”,其中“鹿”的部首是“鹿”字的首部分,“關”的部首是“關”字的首部分。

“鹿”字的筆畫數為6,由橫、豎、撇、捺符號組成。而“關”字的筆畫數為5,由橫、豎、撇符號組成。

來源

《鹿頭關》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典故《莊子·秋水》篇。文章中描述了一個人和他的朋友在觀賞鹿,他的朋友看到鹿的角,卻說看到了鹿的頭。這個故事用來比喻人故意模糊事物真相,迷惑他人。

繁體

《鹿頭關》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鹿頭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鹿頭關》的表達方式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但具體的古代寫法無法準确考證。

例句

1. 他經常用一些虛假的言辭來鹿頭關,讓人很難辨别事實真相。

2. 這個銷售人員使用鹿頭關的手法,欺騙了很多顧客。

組詞

1. 鹿石:指古代被視為獨立個體的石頭。

2. 關切:形容非常關心、關切。

近義詞

1. 故弄玄虛

2. 迷惑視聽

反義詞

真實明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