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切齒人的意思、切齒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切齒人的解釋

指仇人。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逸文》:“ 邵堯夫 居 洛 四十年,安平樂道,自雲未嘗皺眉,故詩雲:‘平生不作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明 範受益 《尋親記·告借》:“平生莫作虧心事,世人應無切齒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切齒人”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切齒人”指代仇人或極度憎恨的對象,強調因憤恨而咬牙切齒的情感狀态。該詞由“切齒”(形容憤怒時牙齒緊咬的動作)和“人”組合而成,生動刻畫了對他人的強烈敵意。

  2. 詞語起源與文獻引用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吳曾《能改齋漫錄·逸文》,記載邵雍(字堯夫)的詩句:“平生不作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明代戲曲《尋親記》中也有類似表達:“平生莫作虧心事,世人應無切齒人。”。

  3. 使用場景

  1. 相關例句

該詞以形象的動作(切齒)表達深刻仇恨,兼具文學性與道德警示意義。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能改齋漫錄》《尋親記》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切齒人》的意思

《切齒人》是一個成語,意思指憤怒到了極點,以至于咬牙切齒的人或事物。通常用來形容對令人極為憎惡或憤怒的人或行為的強烈不滿。

拆分部首和筆畫

《切齒人》這個成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切和齒。其中,“切”是一個獨體字,基本意思為用力将物體分開。它的筆畫數為4。而“齒”也是一個獨體字,意思為牙齒,它的筆畫數為8。

來源

《切齒人》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一部名叫《漢書》的史書。其中有一段記載了劉邦(漢高祖)滅秦之後,趙高被捕并處以極刑的故事。劉邦十分憤怒,握緊拳頭,咬緊牙齒,以示憤恨之情。人們根據這一情景,形成了“切齒人”的成語,用以形容極度憤怒的行為。

繁體

《切齒人》這個成語在繁體字中為「切齒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對于《切齒人》這個成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是由字形部首及用于區分聲調的符號組成。具體的古時候寫法需參考古代文獻和碑刻等資料。

例句

1. 聽到他的名字,她渾身發抖,眼中閃過切齒的仇恨。

2. 當我看到那個背叛我的人時,我幾乎成了一個切齒人。

組詞

切齒咒、切齒痛恨、切齒千秋、切齒腐惡。

近義詞

憤怒不已、勃然大怒、怒不可遏。

反義詞

心平氣和、平心靜氣、心如止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