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俸祿。《漢書·食貨志上》:“稅給郊社宗廟百神之祀、天子奉養、百官祿食庶事之費。” 明 李東陽 《文林郎謝公墓志銘》:“公自奉數儉,雖被封錫,祿食僅僅,益自節縮為義舉。”
(2).食祿。指供職官府享有俸祿。《後漢書·朱暉傳》:“祿食之家,不與百姓争利。” 唐 韓愈 《順宗實錄四》:“ 萬福 自始從軍至卒,祿食七十年,未嘗病一日,典九郡皆有惠愛。”
(3).指食祿者。 清 方文 《雲間五子·徐闇公孚遠》詩:“祿食逾千億,誰是英雄人?”
“祿食”是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析:
指俸祿或官員的合法收入,即古代官吏因供職官府而獲得的物質報酬。例如《漢書·食貨志》提到“百官祿食庶事之費”,強調俸祿是維持官員生活及公務開支的來源。
作為成語時,“祿食”隱含依賴權勢獲取財富的貶義。例如《查字典》解釋其形容“無真本事,僅靠地位謀取利益”的現象。
“祿食”既指官員俸祿,也延伸至官職帶來的利益,語境不同時可能有褒貶之分。
祿食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禾(五畫)和灬(三畫)。祿食在繁體中寫作祿食。在古代,祿食的漢字寫法稍有不同,其中禾部分可以寫作禾穀,灬部分可以寫作火。這個詞彙的意思是指得到豐厚的收入,享受富足的生活。
他勤奮工作,終于得到了豐厚的祿食。
1. 祿位:指官員的職位和俸祿。
2. 俸祿:指官員、職員的薪水。
3. 富祿:指富足的財富和收入。
4. 祿山:指被賦予豐厚福祉的地方。
財富、富貴、富足、收入豐厚
貧窮、困苦、貧乏、貧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