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誠敬貌。 前蜀 杜光庭 《壽春節進元始天尊幀并功德疏表》:“香燈蠲潔,焚誦精虔,冀憑妙道之功,永祝無疆之壽。” 宋 蘇轍 《諸宮觀罷散謝雨道場朱表》:“仰企霄漢,莫報恩私,臣無任精虔激切之至,謹奉表奏告以聞。”《西遊記》第六九回:“ 三藏 大驚道:‘徒弟啊……你須仔細上心,精虔制度也!’”
“精虔”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拼音為jīng qián,意為誠敬貌,即内心真誠、态度恭敬的樣子。該詞常見于描述對信仰、道德或事業的專注與敬畏。
二、字義分解
三、詳細内涵
該詞強調内在的純粹性與外在的敬重感結合,例如:
四、使用場景
“精虔”既包含精神層面的純粹專注,又體現行為上的恭敬莊重,常用于贊美深度的投入與敬畏态度。
《精虔》一詞是指一個人内心誠心誠意地敬畏上天,對于宗教信仰或神明虔誠無比,恪守信仰規條的含義。
《精虔》一詞由虍(虎的部首)和米(米字旁)兩個部首組成,共有14個筆畫。
《精虔》一詞最早見于《文心雕龍·文心評論》一書,書中引用了劉勰的《文心雕龍》:“嚴健是也,敢不敬哉 ?是精虔之族也。”意為堅強剛毅,敢不敬畏?這是真正的虔誠之人。
繁體字中,《精虔》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精虔》的“精”字古時寫作“精”,“精”字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心靈敏銳、聰明的意思;“虔”字古時寫作“虔”,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敬奉、誠摯的意思。
1. 他一生都保持着對上帝的精虔虔誠。
2. 她每天早晚都會祈禱,表達她對神明的精虔信仰。
3. 這個修道院是他虔誠的精神家園,他為了追求精神上的幸福一直都在這裡奉獻着。
精神、虔誠、精神家園、精神追求、精華、虔奉、虔敬、虔信
虔誠、虔敬、恭敬、敬畏、敬重
不虔誠、不敬畏、不信仰、冷漠、懷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