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禄食的意思、禄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禄食的解释

(1).俸禄。《汉书·食货志上》:“税给郊社宗庙百神之祀、天子奉养、百官禄食庶事之费。” 明 李东阳 《文林郎谢公墓志铭》:“公自奉数俭,虽被封锡,禄食仅仅,益自节缩为义举。”

(2).食禄。指供职官府享有俸禄。《后汉书·朱暉传》:“禄食之家,不与百姓争利。”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万福 自始从军至卒,禄食七十年,未尝病一日,典九郡皆有惠爱。”

(3).指食禄者。 清 方文 《云间五子·徐闇公孚远》诗:“禄食逾千亿,谁是英雄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禄食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古代官吏所得的俸禄(薪俸)和食邑(封地收入),是官员维持生计和体现身份地位的经济来源。以下从权威辞书角度分层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俸禄与食邑

    指官吏的薪俸及因官职受封的土地收益。《汉语大词典》明确释义为:“俸禄和食邑。官吏的俸给。” 古代官员除领取固定俸禄外,高级官吏常获封地(食邑),其赋税收入归个人支配,二者合称“禄食”。

  2. 官吏身份的象征

    引申为担任官职、享有官俸的身份。《古代汉语词典》指出:“禄食,指做官食禄。” 如《汉书·食货志》载“税给郊社宗庙百神之祀、天子奉养、百官禄食”,即强调官吏群体的经济供给。


二、字源与结构分析


三、历史语境中的用法

  1. 制度性保障

    在周代分封制至明清俸禄制中,“禄食”始终是官僚体系运转的基础。如《周礼·天官·大宰》提及“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五曰赋,以取其富”,其中“赋”即包含禄食分配。

  2. 社会地位的标志

    汉代王充《论衡·量知》称“文吏空胸无仁义之学,居位食禄”,此处“食禄”与“禄食”同义,暗含对无德官僚的批判,反映其社会象征意义。


四、现代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禄食”因官僚制度消亡而转为历史词汇,仅存于古籍研究与文言引用中。《现代汉语词典》未单独收录该词,但“俸禄”“食邑”仍作为独立词条保留相关概念。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14.
  3.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影印本).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21.

网络扩展解释

“禄食”是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俸禄或官员的合法收入,即古代官吏因供职官府而获得的物质报酬。例如《汉书·食货志》提到“百官禄食庶事之费”,强调俸禄是维持官员生活及公务开支的来源。

二、引申含义

  1. 供职官府并享有俸禄:如《后汉书·朱暉传》中“禄食之家,不与百姓争利”,强调官员应避免与民争利。
  2. 代指享有俸禄的群体:如韩愈《顺宗实录》记载官员“禄食七十年”,指代长期担任官职的人。

三、成语用法

作为成语时,“禄食”隐含依赖权势获取财富的贬义。例如《查字典》解释其形容“无真本事,仅靠地位谋取利益”的现象。

参考典籍

“禄食”既指官员俸禄,也延伸至官职带来的利益,语境不同时可能有褒贬之分。

别人正在浏览...

安休榜舫礤牀儿灿黄崇崛绸缪牖户楚神出于寸土不让叨蹬打千儿大绥冬寒遁耕藩后冯珧改絃辙歌伯顾让悍民浩仓恒性縠帛昏荒活蹦蹦简旷阶地节堂机女救难船蜡花孟仲叔季弥岁蜜语盘龙癖篷子喷嘴巧宗儿琪花玉树穷山竭泽绻慕设险首级霜月数器数棋诉诸公论胎毛台岳藤黄忝窃天应廷诤湍濆涂脂抹粉诬蔽物祖夏虫朝菌弦栝西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