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箧牍的意思、箧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箧牍的解釋

謂書箱、簡冊。 唐 柳宗元 《答吳武陵論<非國語>書》:“前一通如來言以汚篋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箧牍"是由"箧"與"牍"組成的複合詞,在漢語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漢語大詞典》将"箧"解釋為"藏物之器,大曰箱,小曰箧"(第8卷第1149頁),特指用于存放文書典籍的小型容器;"牍"則指"古代書寫用的木簡"(第7卷第1021頁),後延伸為文書、信件的代稱。二字組合後,"箧牍"可理解為:①古代存放簡牍文書的小型箱匣,如《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乃裝其輕寶珠玉,置箧牍中";②引申指代珍貴典籍或重要文件,如明代學者王世貞在《弇州四部稿》中提及"箧牍所載,皆經世要義"。

這一詞彙承載着中國古代"敬惜字紙"的文化傳統,《文心雕龍·書記》有雲"牍之為德,文明之器",強調文書載體的神聖性。現代語言學家許嘉璐在《古代文體常識》中指出:"箧牍制度反映了秦漢時期文書管理的規範化進程",印證了該詞的曆史價值。在當代語境中,"箧牍"常被用于文學創作中表達對傳統文化的尊崇,例如作家餘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寫道:"撫摸着這些千年箧牍,仿佛觸摸到了文明的溫度。"

主要參考資料:

  1. 羅竹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年)
  2. 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校注本)
  3. 劉勰《文心雕龍》(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校注本)
  4. 許嘉璐《古代文體常識》(北京出版社,2013年修訂版)

網絡擴展解釋

“箧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

“箧牍”指書箱與簡冊,泛指書籍或文書。其中:

二、出處與例證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柳宗元《答吳武陵論〈非國語〉書》:“前一通如來言以污箧牍。”此處“箧牍”指代書箱中的文稿,強調其作為文字載體的功能。

三、相關延伸

  1. 文化内涵:古代“箧牍”象征知識積累與文獻傳承,常用于文人語境。
  2. 現代關聯: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相關成語如“案牍之勞”“探囊胠箧”仍保留“牍”“箧”的原始含義。

四、總結

“箧牍”是典型的文言合成詞,通過具體物件(書箱、簡冊)代指抽象概念(文獻、文書),體現了古代漢語以物喻意的表達特點。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成語或用法,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百蟲倉百二金瓯柏油路八面張羅陛衛逼抑裁免尺表抽檢辭謝叢山大牙的定地幔東壇法國號方府鈎罣河濱活冤業胡羊假樓鑒定将事節角劫營疾風掃秋葉精銳之師啾嘲稽壅矩坐礦油來翰類物鹿梨魯義姑缪亂末調濃淡糯米紙盤虬屏號皮屑遷譌繦至切劘齊味羣言融熠上梓韶頀省詩私庭酸頭兒宿營町畽威儀師紋縷兒懈堕析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