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方命的意思、方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方命的解釋

(1).違命;抗命。《書·堯典》:“帝曰:‘籲,咈哉!方命圯族。’” 蔡沉 集傳:“方命者,逆命而不行也。”《漢書·叙傳下》:“ 孝景 蒞政,諸侯方命。” 明 宋濂 《王先生小傳》:“俄,部使者下令正 丁 罪, 丁 恚,集 季溪 惡少年,據險阻以方命,首害先生於家。” 章炳麟 《訄書·訂文》:“其頑梗方命,終為俘馘繪諸此。”

(2).常作難于應命的婉辭。《醒世恒言·獨孤生歸途鬧夢》:“伏乞俯鑒微情,勿嫌方命。”《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回:“這件事,實在不能盡力,隻好方命的了。” 梁啟超 《複金山中華會館書》:“弟之初志,固不可渝,謹謝盛心,幸恕方命。”

遍告。《詩·商頌·玄鳥》:“方命厥後,奄有九有。” 鄭玄 箋:“方命其君,謂徧如諸侯也。” 馬瑞辰 通釋:“方、旁古通用……旁之言溥也,徧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方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違抗命令或拒絕遵從要求,主要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違抗命令
    指明确拒絕執行上級或他人的指令,例如《漢書·叙傳》中提到“諸侯方命”,即描述諸侯國違抗中央政令。

    • 出處:最早見于《尚書·堯典》“帝曰:‘籲,咈哉!方命圯族’”,其中“方命”被解釋為“逆命而不行也”(蔡沉集傳)。
  2. 婉辭拒絕
    在書信或社交場合中,用作謙辭表示難以滿足對方的請求,例如《醒世恒言》中“伏乞俯鑒微情,勿嫌方命”。


二、使用場景


三、争議與補充


如需更完整的文獻例句或具體出處,可參考(滬江詞典)及(查字典)的詳細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方命(fāng mìng)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命運或命理。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方部,右邊是命部,共有12畫。方命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卜卦文化,用來指代人的命運和運勢。在繁體字中,方命的寫法保持不變。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即使在古代,方命的寫法也沒有明顯變化。以下是一個示例句子:“我們要相信自己的方命,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方命還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使用,例如:“方命書”、“方命學”等。它的近義詞包括“命運”、“運勢”等,而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希望這些信息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