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路寝。露,通“ 路 ”。 汉 刘向 《说苑·辨物》:“ 齐景公 为露寝之臺。” 向宗鲁 校证:“露,《晏子春秋》作路。”《晋书·文帝纪》:“﹝ 咸熙 二年﹞秋八月辛卯,帝崩于露寝。”《周书·武帝纪下》:“﹝ 建德 六年夏四月﹞庚戌,大会羣臣及诸蕃客於露寝。”参见“ 路寝 ”。
(2).露宿。 晋 皇甫谧 《高士传·焦先》:“野火烧其庐, 先 因露寝。遭冬雪大至, 先 袒卧不移,人以为死,就视如故。” 唐 郑氏 《女孝经·贤明》:“ 虞丘子 不知所为,乃避舍露寝,使人迎 孙叔敖 而进之。”
“露寝”一词有两种主要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一、通假用法(通“路寝”)
指古代君主处理政务的正殿或重要宫室。
二、字面含义(露天住宿)
形容在露天环境下住宿,强调生活条件艰苦。
使用注意
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在古籍中多指“路寝”,而现代语境下更倾向字面解释。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说苑》《晋书》等原始文献。
《露寝》是指夜晚露天睡觉,没有遮盖物、床铺或居所的情况。通常是因为特殊环境或紧急情况下,无法找到合适的住宿条件而不得不露宿睡觉。
《露寝》的拆分部首是雨(yǔ)和宀(mián),部首和笔画分别是5和12。
《露寝》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具体的来源尚不明确。它可能是生活中发展出的一种词语,用来描述那些没有住所或被迫露宿的情境。
《露寝》的繁体字为「露寢」。
古时候的《露寝》字写作「露寐」。
1. 因为迷路了,他不得不在森林中露寝一晚。
2. 在战场上,士兵们常常因为无法找到合适的住所,只能露寝度过漫长的夜晚。
1. 露天:指没有遮盖物或居所,暴露在外的状态。
2. 寝具:指睡觉时使用的床上用品,如被褥、床单等。
3. 宿屋:指出行时住宿的地方。
1. 宿露:指因特殊原因而在露天过夜。
2. 野宿:指在野外无所靠的情况下露宿。
1. 宿舍:指提供给学生或职工住宿的集体宿舍。
2. 寝室:指供学生住宿、睡觉的房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