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十六宅的意思、十六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十六宅的解釋

唐 末諸王共居的第宅。 武宗 、 宣宗 皆由中官從十六宅迎立登位。 昭宗 時, 韓建 圍十六宅,盡殺諸王,宅遂廢。《資治通鑒·唐昭宗乾甯四年》:“ 建 乃與知樞密 劉季述 矯制發兵圍十六宅…… 建 擁 通 、 沂 、 睦 、 濟 、 韶 、 彭 、 韓 、 陳 、 覃 、 延 、 丹 十一王至 石隄谷 ,盡殺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十六宅”是唐代末期用于集中安置諸王的特殊居所,其曆史背景與結局如下:

1. 定義與功能
十六宅是唐末宗室諸王共同居住的宅院,主要位于長安城東北部的永福坊。其設立初衷是為便于集中管理皇室成員,防止宗室勢力威脅皇權。

2. 曆史作用

3. 覆滅事件
唐昭宗乾甯四年(897年),軍閥韓建以“謀反”為名率兵包圍十六宅,将通王、沂王等十一王挾持至華州石堤谷處死,宅院隨之廢棄。這一事件标志着唐代宗室勢力徹底衰微。

4. 文學意象
清代詩人王士禛在《華州齊雲樓》中以“寒煙十六宅”暗喻唐代宗室悲劇,賦予其曆史滄桑感。

十六宅從皇室居所演變為權力絞殺場,反映了唐末宦官專權、藩鎮割據下皇權的脆弱性。其興廢過程是研究晚唐政治史的重要案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十六宅》的意思與來源

《十六宅》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十六間房屋”。它由“十六”和“宅”兩個字組成。拆分部首為“十”和“土”,而“宅”的拆分部首為“宀”。十的筆畫數為二畫, 宅的筆畫數為宀部3畫。

《十六宅》一詞來源于古代中國農曆的劃分規則。古時候中國人将一個年份分為十六個小宅,每個小宅約占22.5天。每個小宅都有不同的名稱和屬性,如"建"、"除"、"滿"等,用來指導農事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活動。

繁體與古代漢字寫法

《十六宅》在繁體字中寫作「十六宅」。而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可能會有一些差異,如“宅”的字形可能會略有不同。但總體來說,《十六宅》在不同寫法中仍保持了相似的意義。

例句和組詞

例句:

1. 這是一家十六宅,非常寬敞。

2. 他的農田安排按照十六宅的節氣來進行種植。

組詞:

1. 宅牆

2. 宅院

3. 宅第

4. 房宅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房屋、住宅、民居、宅第

反義詞:廢墟、空地、建築工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