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e practicable]∶使計劃、措施、政策等得以實現
生産計劃要訂得落實
(2) [fix;ascertain decide in advance]∶确定,決定
交貨時間還沒有最後落實
(3) [carry out;fulfil;implement]∶實行
落實政策
(4) [feel at ease]∶心裡踏實;情緒安定;落到實處;心情安穩
心裡總是不落實
(1).結出果實。 北周 庾信 《枯樹賦》:“開花 建始 之殿,落實 睢陽 之園。”
(2).貫徹。 艾青 《在浪尖上》詩之七:“一切政策必須落實。”《花城》1981年第5期:“書記正在起草落實政策的文件。”
(3).安穩,踏實。 浩然 《豔陽天》第十六章:“支書這一回來,她那顆懸着的心落實了。”
(4).确定。 趙樹理 《實幹家潘永福·經營之才》:“庫址沒有落實,壩基不能挖,隻能先找一些别的活做。”
(5).切實。 陳殘雲 《山谷風煙》第二八章:“劃階級的鬥争……是擺事實,講道理,三查三鬥,件件落實。”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落實漢語 快速查詢。
“落實”是一個漢語動詞,指将計劃、政策、任務等從理論或文字層面轉化為具體行動或實際成果的過程,強調執行到位、責任到人、效果可見。以下是詳細解析:
搭配對象
語境場景
“落實”是目标達成的關鍵環節。據統計,全球企業戰略失敗案例中,約70%源于執行不力而非規劃問題(參考管理學研究)。它體現了“知行合一”的實踐哲學,適用于社會治理、組織管理及個人目标實現。
如需進一步探讨具體場景中的用法,可提供更多語境示例。
落實是指确定并實施某項任務或計劃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艹(草字頭)、宀(寶蓋頭)、士、攵(方頭)、丿(撇)。它由艹表示“植物”,宀表示“房屋”,士表示“士人”,攵表示“寫字”,丿表示“劃”的意思,通過它的組合形成了“落實”這個字。
“落實”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古寫法。在古時候,漢字寫作“落施”,其中“施”字表示“施行”、“執行”的意思。後來逐漸演變成現代漢字的“落實”形式。
和簡體字“落實”對應的繁體字是“落實”。它們的讀音和意思都是一樣的,隻是書寫形式上有所差異。
在句子中,可以用“落實”來表示具體落實某項工作或行動的意思。例如,“領導要求我們要及時落實這個方案,不能拖延。”
一些與“落實”相關的詞有:“貫徹執行”、“實施”、“履行”等。
與“落實”相對的是“推遲”、“推遲”等意思相反的詞語。
一些常見的派生詞有:“落實性”、“落實化”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