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微杜釁的意思、防微杜釁的詳細解釋
防微杜釁的解釋
猶言防微杜漸。 明 張居正 《答上師相徐存齋》十九:“往奉台翰,憐不肖之愚忠,教以防微杜釁,慎自持愛。”
詞語分解
- 防微的解釋 在錯誤或壞事剛萌發時,就加以制止。《晉書·慕容垂載記》:“ 垂 為三軍之統,卿為謀 垂 之主,用兵制勝之權,防微杜貳之略,委之於卿,卿其勉之。” 唐 劉禹錫 《上杜司徒書》:“常謂盡誠可以絶嫌猜,徇
- 釁的解釋 釁 (釁) ì 古代用牲畜的血塗器物的縫隙:釁鐘。釁鼓。 縫隙,感情上的裂痕,争端:釁隙。釁端(争端)。挑釁。尋釁。 以香熏身:釁浴。 筆畫數:; 部首:血;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防微杜釁”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與“防微杜漸”相近,強調在問題或隱患剛出現苗頭時就及時預防和制止,避免發展成更大的危機。以下是詳細解析:
1.核心含義
- 防微:防範微小的隱患或錯誤,注重細節上的預防。
- 杜釁:杜絕争端或沖突的根源,“釁”指事端、矛盾的開端。
- 整體釋義:通過早期幹預,防止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
2.出處與用法
- 最早記載:出自明代張居正《答上師相徐存齋》:“教以防微杜釁,慎自持愛。”。
- 用法: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作謂語、定語,強調預防性措施的重要性。
3.近義詞與擴展
- 近義詞:防患未然、未雨綢缪、杜漸防萌。
- 反義詞:養癰遺患、放任自流。
- 適用場景:適用于管理、教育、人際交往等領域,提醒人們關注潛在風險。
4.補充信息
- 讀音:fáng wēi dù xìn(标準普通話四聲)。
- 繁體寫法:防微杜釁。
若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接龍或具體例句,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如、2、4、6)。
網絡擴展解釋二
《防微杜釁》的意思
《防微杜釁》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通過預防微小的事情來防止更大的事情發生。它強調重視細微的細節,以免發生意外或遭受損失。
拆分部首和筆畫
《防微杜釁》的拆分部首是阜(fù)和⺮(zhú)。它的總筆畫數為20。
來源
《防微杜釁》最早出現在《朱子語類·讀史言賢記》一書中。它是出自朱熹的《論語集注》,在其中的《述而》篇中有這樣一句話:“夫子喟然歎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後來,這句話經過改編、引申為現在使用的成語。
繁體
《防微杜釁》的繁體字書寫為「防微杜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防微杜釁》的漢字寫法無太大變化,與現在的寫法基本相同。
例句
1. 我們要時刻防微杜釁,不能因小失大。
2. 在工作中,要防微杜釁,小問題也要認真對待。
組詞
防微,杜釁。
近義詞
防患未然,防範于未然。
反義詞
縱容,放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