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byrinth;maze] 一種充滿複雜通道的建築物,很難找到從其内部到達入口或從入口到達中心的道路。比喻複雜艱深的問題或難以捉摸的局面
(1).指門戶道路複雜難辨,人進去不容易出來的建築物。 郭沫若 《塔·萬引》:“樓上四壁都是書櫥,縱橫還放着許多書架書攤。這兒真是一座迷宮!” 韓北屏 《非洲夜會·奴隸和奴隸海岸》:“這裡的房屋樣式雖難看卻不算複雜,但它的内部結構卻極其奇特,高高低低,曲曲折折,有類迷宮。”
(2).比喻不易探索的領域。如:探索科學的迷宮。
“迷宮”一詞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解釋:
迷宮(maze/labyrinth)指由錯綜複雜的通道、牆壁或障礙物構成的建築結構,其設計目的是讓人難以找到出口。核心特征包括:
最早的迷宮可追溯至:
現代常見形式:
在不同語境中衍生出隱喻含義:
需要說明的是,嚴格意義上的"labyrinth"(單一路徑的螺旋結構)與"maze"(多分支的迷惑性路徑)存在區别,但中文常統稱為迷宮。當代最複雜的實體迷宮覆蓋面積可達8公頃,包含10公裡長的通道(如夏威夷杜爾鳳梨園迷宮)。
《迷宮》是指一個錯綜複雜、容易迷失方向的建築結構或迷宮狀的地形,常常用作考驗智力和勇氣的遊戲場所。
《迷宮》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辶 (辵),表示"行走",筆畫數為3+0。
《迷宮》一詞最早來源于英語"Maze",最早出現在中古英語并由法語"Mazur"進入英語,現在在世界各種語言中都廣泛使用。
《迷宮》的繁體字為「迷宮」。
在古代,「迷宮」這個詞可以寫作「迷宮」「迷廊」「逡巡」等形式,表示類似的意思。
1. 在古戰場上,迷宮般的布局使得敵軍難以找到出口。
2. 我們一群人在迷宮裡迷路了好幾個小時。
1. 迷宮遊戲
2. 迷宮設計
3. 迷宮探險
1. 曲徑
2. 雜道
3. 彎彎曲曲
1. 直道
2. 明路
3. 班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