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揮舞。 趙樹理 《李有才闆話》二:“說着就舉起他的旱煙袋算馬鞭子,下邊雖然坐着,上邊就掄打起來。”
“掄打”是一個漢語動詞,其基本含義為“揮舞”,通常指用力揮動某物的動作。以下是詳細解釋:
若需進一步了解“掄”字的多音字用法或具體文學作品中的例句,可參考《現代漢語詞典》或相關文學解析資料。
掄打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有兩個意思:
一、用力揮動、甩動,多用于形容打擊、攻擊等動作。例如:“他用力掄打着拳頭,展示出他的力量。”
二、指代家禽如雞鴨等用翅膀或翅膀舞動的動作。例如:“母雞飛起,一翅膀開始掄打了起來。”
掄打的拆分部首是手部,即“扌”,由于該字隻有一個漢字部首,因此沒有其他部首來幫助記憶。這個字共有11個筆畫。
掄打這個詞源自古代漢語詞彙,早期的字形與現代略有不同。在繁體字中,掄的字形是掄,而打的字形保持不變。使用繁體字時,這個詞可以寫作掄打。
在古代漢字書法中,按照傳統的寫法,掄的上方會有一個撇,下方有一個左彎的鈎,形象地表現了揮動、甩動的動作。打的書寫形式與現代相同。
1. 他用力掄打拳頭,展示出他的力量。
2. 母雞飛起,一翅膀開始掄打了起來。
1. 掄杆:用力揮動杆狀物。
2. 掄錘:用力揮動錘子。
3. 掄棒:用力揮動棍狀物。
1. 揮打:用力揮動、打擊。
2. 招呼:打招呼,稱呼。
3. 打擊:用力打擊、攻擊。
1. 輕扔:用輕力抛出。
2. 柔弱:不夠堅強、強勁。
3. 輕拍:用輕力拍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