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奉的意思、祿奉的詳細解釋
祿奉的解釋
見“ 祿俸 ”。
詞語分解
- 祿的解釋 祿 ù 古代官吏的俸給:祿米。祿位(借指官職)。祿蠹(指追求官祿的人)。祿食。俸祿。無功受祿。 福:“兒已薄祿相,幸複得此婦”。 姓。 筆畫數:; 部首:礻; 筆順編號:
- 奉的解釋 奉 è 恭敬地用手捧着:奉觞(舉杯祝酒)。奉獻。奉祀。奉承(恭維,讨好。“承”讀輕聲)。 尊重,遵守:奉公守法。奉為圭臬(把某些言論或事物當作準則)。奉行故事(按老規定辦事)。 敬辭,用于自己的舉動涉
專業解析
祿奉(lù fèng)是漢語中的一個曆史詞彙,特指古代官吏因任職而獲得的物質報酬,即俸祿。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
字義溯源
- 祿:本義指福氣、恩惠,引申為官吏的薪給。《說文解字》釋“祿”為“福也”,段玉裁注:“祿之言穀也…古者皆謂祿為福。”意指祿是上天或君主賜予的福分,體現為糧食等生活物資。
- 奉:通“俸”,指官吏的薪金。《廣韻·用韻》明确記載:“俸,俸秩。亦作奉。”故“祿奉”實為“祿俸”的異寫形式,二者同義。
-
合成詞釋義
“祿奉”屬于同義複合詞,“祿”與“奉(俸)”均指向官吏的法定收入。其核心含義是:
古代朝廷或君主按期支付給官吏,作為其任職報酬的金錢、糧食或其他實物。
-
曆史語境與文化内涵
在古代中國,“祿奉”不僅是經濟待遇,更是身份等級和社會地位的象征。其發放标準常與官吏的品秩、職事嚴格挂鈎(如《孟子·萬章下》提及“萬鐘之祿”)。它體現了儒家“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的倫理關系,是維系官僚體系運轉的重要制度安排。
權威參考來源:
- 字義解析主要依據:《說文解字》(東漢·許慎著)、《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著)、《廣韻》(宋·陳彭年等修訂)。
- 詞彙釋義及文化背景參考:《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祿奉”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祿奉”是“祿俸”的異寫形式,指古代官吏的俸祿或薪給。例如《後漢書·宣秉傳》中提到官員将所得祿奉用于“收養親族”,體現了其作為經濟來源的功能。
二、詞源與結構
- “祿”:本義為官吏的俸祿,如“高官厚祿”。
- “奉”:意為接受、侍奉,引申為對上級或長輩的供養。
二字組合後,強調通過官職獲得的物質待遇。
三、用法與示例
- 指代官員收入:如南朝梁何遜詩句“祿俸不妻子”,描述俸祿未用于家庭開支。
- 古籍引用:多用于史書或文學作品中,如《漢語大詞典》明确标注其與“祿俸”的等同關系。
四、注意點
- 部分文獻(如)提到“依附權貴”的引申義,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 現代漢語中,“祿奉”已不常用,多作為曆史詞彙出現。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禮記·祿命》《後漢書》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百堕俱舉悲翁避難就易踩捕裁量長短充氣傳雞從是雕破蚪峰厄莎發镘返虛入渾璠瑜富春府君公學姑姑鞼匏谷雨孩咍海濤合會鶴山仙人花枝招顫價碼鏡潔錦囊掬誠抉面考省可口叩頭矻匡俗山狼竄連蹇琳瓊鷗水相依柈飧清立慶宥啓四體容飾散更笙磬生字收田鼓肆器送佥泰陵統攝退旅進旅妄境威鳳一羽危弓無憂限帶香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