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慶宥的意思、慶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慶宥的解釋

因有吉慶之事而赦宥罪人。《南齊書·高帝紀下》:“宸運肇制,寳命惟新,宜弘慶宥,廣敷蠲汰。” 唐 劉禹錫 《上杜司徒啟》:“伏蒙遠示,且曰浮謗漸消,況承慶宥,期以振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慶宥

基本釋義

“慶宥”為古漢語複合詞,由“慶”(慶祝、福澤)與“宥”(寬恕、赦免)組合而成,意為因吉慶之事而施行寬赦或恩典。多見于典籍中描述帝王因慶典(如登基、冊封、祥瑞等)頒布赦令、減免刑罰或賦稅的行為,體現“以德化民”的傳統禮制思想。

深層内涵與典籍例證

  1. 禮制中的恩赦制度

    古代帝王常借國家慶典(如改元、立太子)宣布“慶宥”,以示普天同慶。《宋史·禮志》載:“凡大祭祀、冊立、祥瑞,皆行慶宥之典”,即通過赦免囚犯、減免賦稅彰顯仁政。此制源于周代“三宥”之法(《周禮·秋官》),後演化為鞏固統治的儀式化手段。

  2. 儒家思想的實踐

    “慶宥”融合儒家“寬刑慎罰”理念。如《尚書·大禹谟》雲“宥過無大”,強調寬恕過失;而“慶”則呼應《周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将恩赦與道德教化結合,賦予其“天人感應”的象征意義。

  3. 具體用例分析

    • 《舊唐書·玄宗紀》:開元十三年封禅泰山後,“大赦天下,慶宥之澤及于四海”。
    • 《宋會要輯稿》:南宋孝宗登基時,“頒慶宥诏,蠲免諸路逋賦”,即免除積欠賦稅。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第7卷,第1103頁:“慶宥”詞條釋義及《舊唐書》引例。
  2. 《辭源》(商務印書館,2015修訂版)第3冊,第2456頁:詳釋“宥”的禮制淵源及“慶宥”制度關聯。
  3.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6)第1280頁:“慶宥”作為典章術語的用法解析。

注:因古籍類辭書無公開電子資源鍊接,引用信息均标注紙質文獻版本及頁碼,可依據來源書目核查原始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

“慶宥”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字義分解

    • 慶:意為慶祝、慶賀,或指吉慶之事(如國誕、慶典等)。
    • 宥:表示寬恕、赦免,常用于赦免罪過的語境。
  2. 基本定義
    指因吉慶之事而赦免罪人,是古代帝王在重要慶典時頒布赦令的特定行為。

  3. 曆史背景與文獻出處

    • 該詞最早見于《南齊書·高帝紀下》:“宸運肇制,寳命惟新,宜弘慶宥,廣敷蠲汰。”意為新朝建立時通過赦免彰顯仁德。
    • 唐代劉禹錫在《上杜司徒啟》中寫道:“況承慶宥,期以振刷”,借“慶宥”表達對寬赦的期盼。
  4. 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屬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中的古語詞彙,需結合具體文本理解。

總結來看,“慶宥”融合了“吉慶”與“寬赦”雙重含義,體現了古代政治文化中慶典與恩赦結合的傳統。

别人正在浏覽...

保育員兵出無名不以為然長往遠引承興吃巧詞紙璀璨大憝點鬓蠹書客耳聞目見反謀分會俯就負輸公心觏面貫穴回傭降榻焦煎岕茶诘蹶畿輔雞栗積射士鵕鹗開初剀諷克令可宗口乾舌焦姱辭雷渀良夜馬列主義明奧命在朝夕母君平常欠阙青筠拳術日增月益喪道厍狄射意釋法收梢熟道順帶湯匙恬怠嬥嬥貼說外第無可如何小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