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抉面的意思、抉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抉面的解釋

《戰國策·韓策二》載: 聶政 為 嚴仲子 刺殺 韓 相 韓傀 (《史記》作 俠累 ),以報答知遇之恩。行刺後, 政 恐株連及姊,“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腸,遂以死”。後因以“抉面”為效死以報知遇之典。 明 張居正 《纂修書成辭恩命疏》:“每自思惟,古之節士,感遇知己,然諾相許,至於抉面碎首而不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抉面”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典故來源與核心含義

“抉面”出自《戰國策·韓策二》中聶政刺殺韓傀的故事:聶政為報答嚴仲子的知遇之恩,行刺成功後為避免連累姐姐,自行割破面部、挖出眼睛并剖腹而死。後世以此典故代指以極端方式效死報恩的行為,尤其強調為知己者犧牲的精神。

二、文學與曆史應用

明代張居正在《纂修書成辭恩命疏》中引用此典:“古之節士感遇知己,然諾相許,至於抉面碎首而不辭”,進一步強化了“以生命兌現承諾”的忠義内涵。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揭露事物本質”,但這一釋義與曆史典故存在明顯差異,可能是對字面義的誤解。

“抉面”主要用于描述古代俠士為報恩而自我犧牲的極端行為,屬于特定曆史語境下的典故詞彙,現代使用較少。若需引用,建議結合具體典故背景,避免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抉面

《抉面》是一個動詞詞彙,其意為“剖析、分析事物本質”。其拆分部首為手部部首“扌”和“面”部首,其中“面”部可以理解為“事物的表面”,而“扌”部則表示了動作的手的意思。根據《現代漢語詞典》所示,該詞的筆畫數為11畫。

來源

《抉面》一詞源自于古代文獻,最早見于《三國演義·龐統傳》:“張傑破賊,有抉面之功。”該詞在古代多用于形容刀光劍影間破解敵人的計謀或行動的勇敢壯烈。如今,該詞被引申為對于事物本質進行深刻分析的動作。

繁體

《抉面》的繁體寫法為「抉麵」。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有時候會将“面”字的右半部分寫為“革”,這種寫法多見于西漢時期的金文和篆文。

例句

1. 他向媒體披露這一内幕,抉面事實真相。
2. 這位教授犀利的分析抉面了這個問題的本質。
3. 他用尖銳的問題抉面了學生們的認識局限。

組詞

1. 抉擇:表示做出抉擇、決定。
2. 面貌:表示一個人的相貌、外貌。
3. 面對:表示直面、面對事物。

近義詞

剖析、分析、深入剖析。

反義詞

表面、淺析、武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