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是的意思、從是的詳細解釋
從是的解釋
猶從此。 南朝 宋 劉敬叔 《異苑》卷三:“ 涼州 西有 沙山 。俗雲有覆師於此者,積屍數萬,從是有大風吹沙覆其上,遂成山阜。”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規箴》:“ 元帝 過 江 猶好酒, 王茂弘 與帝有舊,常流涕諫帝,許之,命酌酒一酣,從是遂斷。”
詞語分解
- 從的解釋 從 (從) ó 依順:順從。盲從。從善如流。 采取,按照:從優。 跟隨:願從其後。 跟隨的人:侍從。仆從。 參與:從業。從政。投筆從戎。 由,自:從古至今。從我做起。 次要的:主從。從犯。 宗族中次于
- 是的解釋 是 ì 表示解釋或分類:他是工人。《阿Q正傳》的作者是魯迅。 表示存在:滿身是汗。 表示承認所說的,再轉入正意,含有“雖然”的意思:詩是好詩,就是太長了。 表示適合:來的是時候。 表示任何:凡是。是活
網絡擴展解釋
“從是”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詞義:表示“從此”或“由此時/此地開始”。
構成:由動詞“從”(跟隨、遵從)與代詞“是”(這)組合而成,強調以某時/某事件為起點。
二、使用場景
- 時間起點:多用于文言或正式語境,表示時間或事件的轉折點。
例句:“從是,兩國交好。”(從此之後兩國建立友好關系)
- 邏輯推論:引出結果或結論。
例句:“觀其行,從是可斷其志。”(觀察他的行為,由此可判斷他的志向)
三、擴展解析
- “從”的深層含義:在古漢語中,“從”既可表示物理上的“跟隨”(如“從軍”),也可引申為抽象層面的“遵從”(如“言聽計從”)或“參與”(如“從事”)。
- 語境影響: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例如,“從是而行”可能指“從此地出發”,而“從是之命”可理解為“遵從正确的命令”。
四、注意事項
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從是”,多出現在文言引用或特定成語中。日常表達建議用“從此”替代,以避免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是
"是"是一個漢字,常用作助詞,表示肯定、确認等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是"的部首是"日",筆畫數為9畫。
來源
"是"字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中,演變過程中與"否"字相對而産生。在金文時期,形狀已經接近現代的樣子。
繁體
"是"字的繁體寫法與簡體相同。
古代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是"字在演變過程中基本保持了一緻。
例句
1. 他是我的好朋友。
2. 這件事是真的。
組詞
是非、是因、是故、是則等。
近義詞
是、确實、當然、無疑等可替換使用。
反義詞
否、不是、不确實、錯誤等相對的詞語可以作反義詞使用。
希望以上信息能幫到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