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校省察;考校查核。《國語·晉語三》:“内謀外度,考省不倦,日考而習,戒備畢矣。” 唐 李翺 《釋懷賦》:“進藎言而不信兮,退遠去而不獲。弗驗實而考省兮,固予道之所厄。” 明 李贽 《複士龍悲二母吟》:“隻宜擇師教之,時時勤加考省,乃為正當。”
“考省”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複合語義的詞彙,由“考”與“省”二字組合而成,其含義可從字源、詞義演變及實際用法三個角度解析:
字源釋義
“考”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老也”,後引申為“稽核、研究”,如《周禮·天官》中“以待考而賞誅”;
“省”原義為“視察”,後衍生出“自我反思”之意,如《論語·學而》中“吾日三省吾身”。
二字結合後,“考省”強調通過嚴謹的考察與内省達到認知或行為上的修正。
詳細詞義
該詞常見于古代典籍,現代多用于學術或修身語境。
實際用法舉例
在傳統文獻中,“考省”既可作動詞,如“考省制度,以正綱紀”(《資治通鑒》);亦可作名詞,如“修身之要,在于考省”(《朱子語類》)。其核心語義始終圍繞“嚴謹考察”與“自我修正”的雙重内涵。
參考來源
“考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考省”指考校省察或考校查核,即通過考核、審查等方式進行細緻檢查或評估。例如:
現代漢語中,“考省”一詞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文言或學術讨論中。例如,可描述對曆史文獻的考據(如“考省古籍”)或對教學成果的評估(如“考省教學成效”)。
需注意“省”的讀音差異:在“考省”中讀xǐng(動詞,意為檢查),而行政區域的“省”讀shěng(名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省”的多重含義,可參考《漢語字典》。
部丞蟾蜍魄長興島朝成暮遍徹簡陳弊騁辔齒召戴月披星旦雲大政方針地境遁耕耳觀負勢汩沒豪宗何去何從還珠買椟奸賊假想敵疾疢讦奏赍米矜貧救厄襟期矜谑霁霧濬遐浚源開小竈刻記科舉制匮喂括號離殿龍腰婁公祿力論駮門才内陸湖朋錫牽滞氣蓋山河汽暖取急上疏燒焦神不知鬼不曉審省淑質銅陵祥事閑夜枭名宵月西邊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