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校省察;考校查核。《國語·晉語三》:“内謀外度,考省不倦,日考而習,戒備畢矣。” 唐 李翺 《釋懷賦》:“進藎言而不信兮,退遠去而不獲。弗驗實而考省兮,固予道之所厄。” 明 李贽 《複士龍悲二母吟》:“隻宜擇師教之,時時勤加考省,乃為正當。”
“考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考省”指考校省察或考校查核,即通過考核、審查等方式進行細緻檢查或評估。例如:
現代漢語中,“考省”一詞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文言或學術讨論中。例如,可描述對曆史文獻的考據(如“考省古籍”)或對教學成果的評估(如“考省教學成效”)。
需注意“省”的讀音差異:在“考省”中讀xǐng(動詞,意為檢查),而行政區域的“省”讀shěng(名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省”的多重含義,可參考《漢語字典》。
《考省》是一個漢字詞語,有着多種含義和用法。
這個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考(老虎)和省(省察)。其中,考是由“⺝”(老虎的頭部)和“⺼”(肉)組成的,總共有6畫;省是由“⺮”(竹子)和“⺌”(網)組成的,總共有9畫。
《考省》這個詞最早見于《莊子·養生主》:“孔子円寄企于少梁,栖不能見。”此處“栖”字從字義上來看,應與“考”字有關。後來,考與省兩個字結合在一起,表示“仔細思量,反省自己的行為和思想”,形成了現在的詞語《考省》。
《考省》的繁體字為「考省」,和簡體字的寫法相同。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考」字的「⺝」部分是由“立”方框中間加上“一”橫的形式,表示老虎的頭部。而「省」字中的「⺮」部分是由豎直的竹筍形狀,表示竹子。
1. 最近我經常對自己進行考省,希望能夠改正不足之處。
2. 每天晚上,我會反思一天的所作所為,進行一次全面的考省。
3. 考省是一個重要的修養過程,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
- 反思:對過去發生的事情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 反省:對自己的行為和思想進行觀察和反思,以便改正錯誤。
- 考慮:思考、斟酌、權衡各種因素,作出決策。
反思、反省、思考、察覺、覺察。
草率、漫不經心、無所畏懼、不思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