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駿馬。《文選·張衡<南都賦>》:“騄驥齊鑣,黃閒機張。” 李善 注:“騄驥,駿馬之名也。” 晉 劉琨 《答盧谌》詩序:“昔騄驥倚輈於 吳阪 ,鳴於 良 樂 ,知與不知也。” 唐 羅隱 《經耒陽杜工部墓》詩:“騄驥喪來空蹇蹶,芝蘭衰後長蓬蒿。” 清 方履籛 《<周伯恬詩集>序》:“握靈虵之尺珠,騁騄驥於千裡。”
“騄骥”是古代漢語中表示駿馬的合成詞,常用于文學作品中比喻傑出人才或珍貴事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字詞構成
二、核心釋義 指品種優良、速度極快的駿馬,常見于漢晉至清代的詩文,如:
三、文學意象 多用于比喻:
注:該詞現代已罕用,主要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中的典故化用。
《騄骥》是一個表示馬兒的美稱,其中“騄”是馬的品種之一,“骥”則指的是非常美麗且出色的馬。
《騄骥》可以拆分為“騄”和“骥”兩個字,《騄》的部首是馬,它的筆畫數為17;《骥》的部首同樣是馬,它的筆畫數為14。
《騄骥》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律曆志》中,描述了秦始皇十八年派人遠征北方,并從上黨地區搜集駿馬的情景。而這裡的“騄骥”則成了對稀少而卓越的馬匹的稱呼。
《騄骥》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騄驥」。
在古代,骥的寫法為“驥”,不帶有“骥”的偏旁部首,也沒有“矣”的後綴;而騄的寫法變化較多,例如“朱鞿騄”、“馬不解騄”等。
他養了一匹騄骥,無論是速度還是力量都超過其他馬。
騄骥無組詞。
近義詞有:駿馬、寶馬、良駒。
反義詞有:劣馬、瘦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