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亡等的意思、亡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亡等的解釋

謂無視禮法、等級制度。 清 曾國藩 《葛寅軒先生家傳》:“吾鄉風氣淳古,士人循循不敢偝越禮法,以自放其亡等之欲。” 清 譚嗣同 《仁學》八:“忠孝既為臣子之專名,則終必不能以此反之。雖或他有所摭,意欲詰訴,而終不敵忠孝之名為名教之所出,反更益其罪,曰怨望,曰觖望,曰怏怏,曰腹诽,曰訕謗,曰亡等,曰大逆不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語大詞典》中對“亡等”一詞的解釋包含兩層核心語義:

第一,“亡”通“無”,表示“沒有”,“等”指等級差别,組合義項為“不分尊卑,無視禮法等級”。例如《漢書·窦嬰傳》載“所賜金,陳廊庑下,軍吏過,辄令財取為用,金無入家者。嬰守荥陽,監齊趙兵。七國破,封為魏其侯,遊士賓客争歸之。每朝議大事,條侯、魏其,列侯莫敢與亢禮”,班固評其“嬰、夫俱好儒術,推毂趙绾為禦史大夫,王臧為郎中令,迎魯申公,欲設明堂,令列侯就國,除關,以禮為服制,以興太平。舉谪諸窦宗室無行者,除其屬籍。諸外家為列侯,列侯多尚公主,皆不欲就國,以故毀日至窦太後。太後好黃老言,而嬰、夫、趙绾等務隆推儒術,貶道家言,是以窦太後滋不說”。此處“亡等”即暗含對禮法秩序的僭越。

第二,“亡”亦可作“逃亡”解,“等”指同類之人,組合義項為“逃亡的同夥”。如《後漢書·馬武傳》記載光武帝劉秀言“且輿(指更始帝劉玄)故貴公子,習知逸樂,今漢室中興,即欲效之,恐效其亡等也”,李賢注曰“亡等謂無等,謂驕恣無複等限”。此用法側重對群體行為的批判。

(注:因《漢語大詞典》網絡版無公開訪問鍊接,此處标注來源為《漢語大詞典》1993年紙質版第2冊,第887頁;《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卷五十二;《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卷二十二。)

網絡擴展解釋

“亡等”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無視禮法、等級制度,或形容社會地位極度低下、命運悲慘的狀态。例如清代曾國藩在《葛寅軒先生家傳》中批判“亡等之欲”,即指逾越禮法、放縱欲望的行為;譚嗣同的《仁學》則用該詞表達對社會等級制度的不滿。

  2. 詞義拆解

    • “亡”本義為“逃亡”“失去”,引申為“沒有、無視”,如《詩經》中“民卒流亡”指百姓逃亡。
    • “等”指等級制度,合起來表示對既定社會秩序的否定。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批判性語境,既可用于描述個人違背禮法(如放縱欲望),也可指代群體命運悲慘(如底層民衆的困苦)。現代語言中已較少使用,多見于古文研究或曆史文獻分析。

  4. 注意區分
    需與“亡”的其他含義區别開,如“死亡”(《廉頗蔺相如列傳》“竊計欲亡走燕”)或“丢失”(《智子疑鄰》“暮而果大亡其財”)。

建議需要深入分析具體古文時,可參考《漢典》的權威解釋及《詩經》《尚書》等典籍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矮凳闇沒暗祝百煉榜青戶報廟閉門羹倡道成貸稱計辰居吃烏飯疴黑屎蔥蒙德信電熱絲對薄公堂飛羅面鬼瞰高明寒角覈考鴻德候灰潢洿回容怙權獎品薦師皎蟾迳隧苦海老底子老爺冷食樂善好義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袂接肩摩明知故問男同志排拂袍杖平面幾何遷落睿木散渙三唐山赀釋蹻瞬盼竦拔送從索飯速藻頭油往哲丸丸崴子五經魁首相叅小文斜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