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炷的意思、灸炷的詳細解釋
灸炷的解釋
灸療用的艾絨,作柱狀,故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四·艾》:“其莖乾之,染麻油引火點灸炷,滋潤灸瘡,至愈不疼。”
詞語分解
- 灸的解釋 灸 ǔ 燒,中醫的一種醫療方法。用艾葉等制成艾炷或艾卷,燒灼或熏烤人身的穴位:針灸(針刺與艾灸的合稱)。 筆畫數:; 部首:火; 筆順編號:
- 炷的解釋 炷 ù 燈心。 燒,燃香:炷香。 量詞,指燃着的線香:一炷香。 筆畫數:; 部首:火;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灸炷”是中醫艾灸療法中的核心材料,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定義
灸炷指用于艾灸的柱狀艾絨,由幹燥的艾葉加工制成。制作時需将艾葉反複捶打、篩去雜質,最終形成緊實的絨狀物,再卷成圓柱形備用。
二、字詞解析
- 灸:指用燃燒的艾絨熏灼穴位的中醫療法,《說文解字》載“灸,灼也”。
- 炷:原指燈芯,引申為柱狀燃燒物,此處特指艾絨柱。
三、曆史文獻記載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詳細記載了灸炷的使用方法:“其莖乾之,染麻油引火點灸炷,滋潤灸瘡,至愈不疼。” 說明古人通過麻油助燃,用艾柱熏灼穴位以達到治療效果。
四、延伸含義
部分文獻(如)提到其比喻義——象征及時解決問題的措施,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醫學典籍,可能為現代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五、現代應用
艾灸時,将灸炷置于穴位上點燃,通過熱力刺激調節經絡,常用于治療寒濕疼痛、虛寒病症等。标準灸炷高度約3cm,直徑約2cm,燃燒時間約15-30分鐘。
注:如需了解不同尺寸灸炷的適用病症,可查閱《本草綱目》原文或現代艾灸專業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灸炷》是一個漢字詞,意思是用灸法治療疾病所用的煙香。拆分部首是火和回,共4畫。這個詞起源于古代中醫療法,通過燃燒艾草等材料,産生煙霧熏烤患處,以治療疾病。在繁體字中,也是一樣的寫法。在古代漢字中,灸炷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以下是一個例句:他的腰傷得很重,隻能經常使用灸炷來緩解疼痛。組詞可以有灸法、艾灸等。近義詞可能有煙熏、薰炷等。反義詞可能是按摩、針灸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