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灸炷的意思、灸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灸炷的解釋

灸療用的艾絨,作柱狀,故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四·艾》:“其莖乾之,染麻油引火點灸炷,滋潤灸瘡,至愈不疼。”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灸炷是中醫艾灸療法中的核心工具,指由艾絨制成的圓錐形或圓柱形燃燒單元,用于點燃後熏灼人體穴位以達到溫通經絡、扶正祛邪的治療目的。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與中醫應用角度分項詳解:

一、基礎釋義

  1. 字源構成

    “灸”從“火”從“久”,《說文解字》釋為“灼也”,指用火長時間熏烤;“炷”本義為燈芯(《廣韻·遇韻》:“炷,燈炷也”),引申為可燃柱狀物。二者合成“灸炷”,特指艾灸所用的柱狀艾絨團。

  2. 現代定義

    灸炷是以幹燥艾葉搗制而成的艾絨為主要材料,手工或模具壓制成的錐體或圓柱體。标準灸炷高度與底面直徑比約為1:1,常見規格如麥粒(小炷)、半棗核(中炷)、棗核(大炷)等。

二、醫學應用特性

  1. 制作工藝

    選用陳年蕲艾,經反複捶打、篩濾去除粗梗,保留柔軟絨纖維。優質灸炷要求緊實均勻、易燃持久,燃燒溫度穩定在60℃左右。

  2. 操作規範

    直接灸時,灸炷置于穴位皮膚點燃,每燃盡一炷稱“一壯”。據《黃帝内經》記載,一般治療需3-7壯,依病症調整大小與壯數。間接灸則隔姜片、蒜片等施灸,減輕灼痛感。

三、文化文獻佐證

《孟子·離婁》載“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印證先秦已重視艾草陳貯;宋代《針灸資生經》詳述灸炷“緊實如彈丸”的制作标準。現代研究證實,艾炷燃燒産生的近紅外線可穿透皮下5mm,激發細胞活性(中國中醫藥出版社《艾灸療法學》,2020)。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典“灸”字釋義:https://www.zdic.net/hans/灸
  2. 《中醫大辭典》(人民衛生出版社)灸炷條
  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艾灸技術操作規範》
  4. 《黃帝内經·靈樞》經水篇
  5.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針灸古籍選讀》1984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灸炷”是中醫艾灸療法中的核心材料,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定義

灸炷指用于艾灸的柱狀艾絨,由幹燥的艾葉加工制成。制作時需将艾葉反複捶打、篩去雜質,最終形成緊實的絨狀物,再卷成圓柱形備用。

二、字詞解析

三、曆史文獻記載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詳細記載了灸炷的使用方法:“其莖乾之,染麻油引火點灸炷,滋潤灸瘡,至愈不疼。” 說明古人通過麻油助燃,用艾柱熏灼穴位以達到治療效果。

四、延伸含義

部分文獻(如)提到其比喻義——象征及時解決問題的措施,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醫學典籍,可能為現代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五、現代應用

艾灸時,将灸炷置于穴位上點燃,通過熱力刺激調節經絡,常用于治療寒濕疼痛、虛寒病症等。标準灸炷高度約3cm,直徑約2cm,燃燒時間約15-30分鐘。

注:如需了解不同尺寸灸炷的適用病症,可查閱《本草綱目》原文或現代艾灸專業書籍。

别人正在浏覽...

艾蒿邊師閉關絕市冰湖丙字庫巉崖出臨蝶魄冬灌端切惡模樣法出一門豐烈婦幼宮棹妫汭亥有二首六身函谷塞紅茶花節紅豆宏簡慌急皇族箋彩健馬奸豎進力進莊開口椒哭天喊地賴皮子連绻連體郦道元駡娘麻索面涅迷惑湯内相青瓷清江使卻坐诎要桡膕衽接三足鼈賞勸水兕數罵死耗嘶啭掏槽統府剸繁決劇魏夫人韋陀委予螐蠋仙箓霄衢西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