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鮮豔的紅色。 宋 曹組 《艮嶽賦》:“泛桃花之露紅,浮洞天之春色。” 宋 吳文英 《漢宮春·追和尹梅津賦俞園牡丹》詞:“ 洛 苑舊移仙譜,向 吳 娃深館,曾奉君娛。猩唇露紅未洗,客鬢霜鋪。”
(2).顯現出紅色。 唐 李群玉 《歎靈鹫寺山榴》詩:“水蝶巖蜂俱不知,露紅凝豔數千枝。” 宋 劉子寰 《好事近》詞:“秋色到東籬,一種露紅先占。應念金英冷淡,摘胭脂濃染。”
“露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鮮豔的紅色
指顔色本身明麗、鮮亮的紅色。例如宋代曹組在《艮嶽賦》中寫道:“泛桃花之露紅,浮洞天之春色”,以“露紅”形容桃花盛放的豔麗色彩。
顯現出紅色
強調物體表面逐漸透出或呈現紅色的狀态。如唐代李群玉《歎靈鹫寺山榴》中“露紅凝豔數千枝”,描繪了山榴花在露水浸潤下透出紅色的景象。
以上解析綜合了古代典籍和現代語境,核心含義聚焦于色彩屬性與動态呈現。
《露紅》指的是清晨時分,當露水與花朵相遇時,花瓣上會呈現出紅暈的現象。這種景象給人以美好的感受,因此也有人用來形容喜悅、欣喜的心情。
《露紅》一詞的拆分部首為雨,紅,由13個筆畫構成。
《露紅》一詞來源于《詩經》中的《衛風·淇奧》:“如何其枉我?終莫之聞爾。”其中的“爾”字表示“敬詞”,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你”。據考證,“爾”在古代常用于代替人名,根據當時的習慣,利用兩字成句的方法來寄寓對某人的美好祝願。這樣,将“爾”字和“露紅”聯起來,就構成了祝福對方的美好祝願,成了一種表達方式。
《露紅》的繁體寫法為「露紅」。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包括字形和結構。在古時候,《露紅》一詞的寫法為「露紅」,頗具藝術性,給人以古雅的感覺。
1. 清晨的花朵上露紅綻放,給人一種甯靜美好的感受。
2. 看到你笑得那樣燦爛,心中不禁綻放出露紅。
1. 朝露
2. 雨露
3. 晶瑩露珠
4. 露水
5. 露台
1. 晨光
2. 鮮亮
3. 歡喜
4. 快樂
5. 愉悅
1. 陰暗
2. 憂傷
3. 沮喪
4. 悲痛
5. 憂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