跕墜的意思、跕墜的詳細解釋
跕墜的解釋
墜落。 唐 柳宗元 《晉問》:“鑠雲破霄,跕墜飛鳥。” 元 楊載 《黃天祥衍三天數求詩》:“貴人多問命,禍福常自拟。兢兢恐跕墜,有甚履淵水。”
詞語分解
- 跕的解釋 跕 ǎ 同“踮”。 跕 ē 拖着鞋走路。 跕 é 下墜的樣子。 筆畫數:; 部首:足; 筆順編號:
- 墜的解釋 墜 (墜) ì 落,掉下:墜馬。呱呱墜地。 往下沉:下墜。 系挂在器物上垂着的東西:扇墜兒。墜子(a.垂着的東西;b.流行于中國河南、山東的一種曲藝,如“河南墜墜”)。 筆畫數:; 部首:土; 筆順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跕墜”的詞義解釋如下:
-
基本含義
“跕墜”是一個古漢語詞彙,拼音為diǎn zhuì(另有異讀 tiē/dié),意為“墜落”。該詞由“跕”(本義為墜落、跌落)和“墜”(落下)組合而成,多用于描述物體或自然現象的下落狀态。
-
需注意的混淆詞——“瘃墜”
搜索結果顯示,存在另一個形近詞“瘃墜”(zhú zhuì),意為因寒冷導緻的凍瘡或肢體損傷,常見于描述古代戍邊艱苦環境。例如唐代杜牧《上李太尉論北邊事啟》中“大寒瘃墜之苦”即指嚴寒導緻的凍傷。兩詞字形相似但含義不同,需結合語境區分。
-
使用建議
- 若描述物理墜落,應使用“跕墜”;
- 若涉及寒冷、凍傷等場景,可能實際為“瘃墜”;
- 因兩詞均屬生僻古語,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建議結合文獻原文或專業辭書進一步确認。
若有具體語境或文獻出處,可提供更多信息以便精準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跕墜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跕墜(dí zhuì)是一個漢字詞組,由“跕”和“墜”兩個字組成。其中,“跕”部分由“足”字旁構成,表示與腳或行走有關;“墜”部分由“土”字旁和“隹”字旁構成,表示下落或掉落的意思。整體意思指物體從高處掉落或摔倒。
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
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據說最早是出自《莊子·大宗師篇》。在繁體字中,跕墜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
例句:
1. 見到樹上有一個小鳥跕墜了下來。
2. 雨後地上濕滑,小心别跕墜。
組詞:
跕墜是一個獨立的漢字詞組,沒有常見的相關組詞。
近義詞、反義詞:
跕墜的近義詞可以是“摔倒”、“翻倒”等,反義詞可以是“安穩”、“站立”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