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設象的意思、設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設象的解釋

(1).猶懸象。設立、宣布法令。《國語·齊語》:“ 管子 對曰:‘昔吾先王 昭王 、 穆王 ,世法 文 武 遠績以成名,合羣叟,比校民之有道者,設象以為民紀。’” 韋昭 注:“設象,謂設教象之法於象魏也。《周禮》:‘正月之吉,懸法於象魏,使萬民觀焉,挾日而斂之。’所以為民紀綱也。”

(2).用形象的譬喻。《文選·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夫似是之言,莫不動聽;因形設象,易為變觀。” 呂延濟 注:“因形勢以設比象,故易改觀。”

(3).設置形象。 宋 劉敞 《土牛行》:“立春自昔為土牛,古人設象今人愁;豈有範泥作頭角,便可代天熙九疇。”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設象”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 設立法令或制度
    該含義源于《國語·齊語》中的記載,指通過懸挂法令文書(如“象魏”)向民衆公示法規,以達到規範行為的目的。例如:“設象以為民紀”即通過設立明确的制度作為民衆遵循的綱紀。

  2. 用形象化的比喻表達
    在文學創作中,“設象”指借助具體形象或比喻來增強表達效果。如《文選·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中提到“因形設象,易為變觀”,強調通過比喻使抽象概念更易被理解。

  3. 設置具體形象或象征物
    宋代劉敞的《土牛行》中“立春自昔為土牛,古人設象今人愁”,此處“設象”指古代立春時塑造土牛等象征物以表達節令或祈福的習俗。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設象的意思

設象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意思是比喻或比拟。它常用于文學作品中,用來形容将某種形象或事物與另一種形象或事物進行對比,以便更好地表達或說明某種情感或意義。

部首和筆畫

設象的部首是言,它屬于“言字旁”的一類漢字。設象的總筆畫數是9畫,在漢字中算是一個中等長度的字。

來源和繁體字

設象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是由象字造字兼義而來。古代人們用象形字“象”表示事物本身,而通過設法使用“言”字提示某種關聯的思想、概念或感受。在繁體字中,設象保留了原始的形态,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設象的寫法與現在稍有不同。古時候寫設象時,可以将“十”寫在“言”的右邊,表示“設”。然後将“象”寫在它的下邊,表示比喻或比拟的含義。

例句

1. 以兔喻人,正是《百兔走九十九》的設象。

2. 這篇文章使用了多種設象手法,讓讀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節。

組詞

設想、設備、設施、設定

近義詞

比喻、類比、拟人、隱喻

反義詞

實景、實事、真實、真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