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繪花紋。《文選·顔延之<赭白馬賦>》:“寳鉸星纏,鏤章霞布。” 李善 注:“章,采文也。”
“镂章”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òu zhāng,其核心含義是雕繪花紋,具體解釋如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文選》等古籍或權威詞典。
《镂章》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雕刻、镂刻(尤指木器)上的花紋、圖案。在藝術和工藝品制作中,常常使用镂刻技法來裝飾物品表面,增加其美觀和藝術價值。
“镂章”這個詞可以拆分為“镂”和“章”兩個字。
其中,“镂”的部首是“钅”,總共有11個筆畫。
“章”的部首是“立”,總共有8個筆畫。
“镂章”一詞源自于古代漢族民間的木器工藝,也有可能和印章的制作有關。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印章被視為重要的文化符號和實物,镂刻在印章上的圖案被稱為“印章镂紋”。後來,“镂章”一詞也被借用到其他工藝品上。
《镂章》的繁體字為「鏤章」。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與現代字形有所差異。關于“镂章”這個詞,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出入,具體情況不詳。
1. 這件木雕作品的镂章非常精美,給人一種華貴而古樸的感覺。
2. 刻有龍紋的銅镂章被譽為工藝品的瑰寶。
3. 他正在學習木工技藝,希望能夠将來設計出獨特的镂章裝飾品。
镂雕、镂空、銅镂、玉镂、木刻等
雕刻、刻畫、雕琢、镌刻等
平凡、樸素、簡單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