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事的意思、乏事的詳細解釋
乏事的解釋
謂政事無人辦理。《戰國策·趙策二》:“臣聞明王之於其民也,博論而技藝之,是故官無乏事,而力不困於其言也。” 唐 陸贽 《平朱泚後車駕還京大赦制》:“古者計戶以署吏,因時而建職,既不乏事,亦無冗員。”
詞語分解
- 乏的解釋 乏 á 缺少:乏味。貧乏。不乏其人。 疲倦:乏困。乏累。疲乏。 無能,無用:乏氣。乏煤。 累 筆畫數:; 部首:丿; 筆順編號:
- 事的解釋 事 ì 自然界和社會中的現象和活動:事情。事件。事業。 變故:事故(出于某種原因而發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傷等)。事端。 職業:謀事(指找職業)。 關系和責任:你走吧,沒你的事了。 辦法:光着急也
網絡擴展解釋
“乏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結合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乏事”由“乏”(缺乏、荒廢)和“事”(事務、工作)組成,主要含義為政事無人辦理,形容因人員不足或怠惰導緻事務荒廢的狀态。例如:
- 古籍記載:“官無乏事,而力不困于其言也”(《戰國策·趙策二》),指官府事務未被荒廢。
- 唐代陸贽提到“既不乏事,亦無冗員”,強調合理配置官員的重要性。
二、用法擴展
- 古典文獻用法
多用于描述政治管理層面的問題,如官員缺位或效率低下導緻政務停滞。例如唐代文獻中強調“計戶署吏”以避免“乏事”。
- 現代引申義
在部分語境中可引申為個人無所事事的狀态,例如:“他最近乏事,整天無所事事”。
三、相關分析
- 詞性結構:形容詞短語,側重描述事務處理的狀态(如荒廢、停滞)。
- “乏”的深層含義:根據《孟子》《莊子》等典籍,“乏”既可指資源不足(“乏資”),也可指荒廢時間(“無乏吾事”)。
四、注意事項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如需表達“無事可做”,更常用“閑適”“空閑”等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二
乏事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乏事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缺少事務、沒有事情可做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乏事的部首是亻(人),筆畫總共為7畫。
來源:乏事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衛靈公》中,其中孔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黨,乏而不窮。”這裡的乏事指的是窮困而沒有辦法。
繁體:乏事的繁體字為 "乏事"。
古時候漢字寫法:乏事并沒有特定的古代漢字寫法,使用的仍然是現代的簡體字形。
例句:他因為乏事而感到無聊。
組詞:無聊、消極、閑置
近義詞:無事、空閑、剩餘
反義詞:忙碌、有事、充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