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鸾與龍。比喻帝王。《文選·吳質<答魏太子箋>》:“伏惟所天,優遊典籍之場,休息篇章之囿,發言抗論,窮理盡微,摛藻下筆,鸞龍之文奮矣。” 李善 注:“鸞龍,鱗羽之有五彩,設以喻焉。” 晉 潘尼 《釋奠頌》:“微微下臣,過充近侍。猥躡風雲,鸞龍是厠。” 唐 武元衡 《學仙難》詩:“玉殿笙歌 漢 帝愁,鸞龍儼駕望 瀛洲 。”
(2).比喻優秀人材。 清 蒲松齡 《二月代劉世其與王司寇阮亭先生啟》:“載維親家:門内鸞龍,人門杞梓。”
(3).婦女頭飾名。 清 王鵬運 《凄涼犯·用白石韻》詞:“麝塵濺處,顫鸞龍寶釵零落。”
“鸾龍”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uán lóng,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鸾龍”由傳說中的神鳥“鸾”和神獸“龍”組合而成。鸾是象征祥瑞的美麗神鳥,羽毛絢麗;龍則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神異動物,代表權勢與神聖。兩者結合,常用來形容壯麗、宏偉的景象或事物。
比喻帝王
古代文獻中,“鸾龍”可代指帝王。例如《文選·吳質<答魏太子箋>》中“鸾龍之文奮矣”,即以鸾龍比喻帝王的氣象。
比喻優秀人才
清代蒲松齡曾用“門内鸾龍”形容家族中的傑出人物,引申為才華出衆的賢士。
婦女頭飾名
清代文學作品中,“鸾龍”也指代婦女佩戴的華麗頭飾,如“顫鸾龍寶钗”的描述。
“鸾龍”源于中國古代對鸾鳥與龍的崇拜,兩者均被視為祥瑞的化身。其意象融合了鸾的華美與龍的威嚴,成為表達極緻之美的經典符號。
提示: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漢典()及古典文學相關研究。
鸾龍,是漢語中的一個詞語,指的是鸾和龍,兩個神秘而威嚴的存在。
鸾和龍都是傳統中國神話中的神獸。鸾是一種神鳥,被認為是鳳凰的配偶,象征着吉祥和美好的意義。龍是中國文化中最具象征意義的動物之一,象征着皇權、力量和祥瑞。
根據《康熙字典》的解釋,鸾的部首是鳥部,龍的部首是龍部。根據筆畫來看,鸾有14畫,龍有16畫。
鸾的繁體字為鸞,龍的繁體字為龍。
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古時候鸾的寫法和現在的基本相同。而龍在古代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蜀字龍,是一種象形字;另一種是秦字聄,是一種指事字。
1. 鸾龍翔舞,顯得莊嚴而神聖。
2. 他的氣質就像一條鸾龍,充滿了威嚴和力量。
鸾鳳和鸾舞龍騰。
龍鳳、神鳥龍獸。
凡鳥蜥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