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鈍弊的意思、鈍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鈍弊的解釋

亦作“ 鈍獘 ”。1.殘破不鋒利。 漢 桓寬 《鹽鐵論·水旱》:“民用鈍弊,割草不痛,是以農夫作劇,得獲者少,百姓苦之矣。”《新唐書·突厥傳序》:“戰士離落,兵甲鈍弊。”

(2).疲憊。《國語·吳語》:“使吾甲兵鈍獘,民人離落,而日以憔悴,然後安受吾燼。”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鈍弊”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ùn bì,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殘破不鋒利
    指器物(如兵器、工具)因磨損或損壞而失去原有的銳利狀态。例如《鹽鐵論·水旱》提到“民用鈍弊,割草不痛”,形容農具殘破導緻效率低下。
    又如《新唐書·突厥傳序》中“兵甲鈍弊”,描述武器破舊。

  2. 疲憊
    形容人或軍隊因長期勞累而疲乏無力。《國語·吳語》中“甲兵鈍獘,民人離落”即指士兵疲憊、百姓流離。


二、擴展與比喻義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成語,形容事物遲鈍、不靈活,強調缺乏應對能力或敏捷性。例如:“制度鈍弊,難以適應新挑戰。”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出處與示例

  1. 《鹽鐵論》:“民用鈍弊,割草不痛。”(工具殘破)
  2. 《國語》:“甲兵鈍獘,民人離落。”(軍隊疲憊)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或查字典的完整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鈍弊的意思

鈍弊指的是某種缺點或弊端不明顯、不突出的情況。它可以用來描述一種事物、現象或者行為的負面特征的輕微或者隱蔽的方面。

部首和筆畫

鈍弊的部首是钅(金字旁),它的總筆畫數是17。

來源

“鈍弊”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爾雅》一書中,就有“鈍”一詞用于描述衣料或者紡織品的厚度不夠的情況。隨着時間的推移,“鈍弊”逐漸引申為其他方面的隱蔽的或輕微的缺陷。

繁體字

在繁體字中,“鈍弊”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鈍弊”可能以不同的字形呈現。不同的書法家可能有不同的寫法,所以這裡無法給出具體的古時漢字寫法。

例句

以下是使用“鈍弊”一詞的例句:

1. 這家公司的産品質量雖說沒有大的問題,但是細微的鈍弊還是存在的。

2. 這個新政策看似有利于大多數人,但是其中有一些鈍弊值得我們關注。

組詞

與“鈍弊”相關的組詞有:鈍化、鈍化劑、弊病等。

近義詞

與“鈍弊”意思相近的詞包括:隱蔽的缺點,輕微的弊端。

反義詞

與“鈍弊”意思相反的詞包括:明顯的缺點、嚴重的弊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