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騎鬭的意思、騎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騎鬭的解釋

騎馬作戰。 宋 蘇轍 《郭綸》詩:“ 郭綸 本蕃種,騎鬭雄 西戎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騎鬭”是古代軍事領域中的複合詞,由“騎”與“鬭”(同“鬥”)構成,其核心含義指騎馬進行的戰鬥或武力對抗。具體釋義如下:

一、字面解析

“騎”指騎馬或騎兵,“鬭”為“鬥”的異體字,表争鬥、搏擊。二字組合後,字面可解作“騎乘狀态下的搏鬥”,強調以馬匹為載體的戰鬥形式。

二、曆史語境中的用法

該詞多見于宋元文獻,如《宋史·兵志》記載“騎鬭精悍,為邊陲所重”,指精銳騎兵在邊境沖突中的作用。明代《武備志》則将“騎鬭”與“步戰”對舉,作為古代兵種戰術分類術語。

三、現代語義延伸

在當代漢語中,“騎鬭”偶見于曆史小說及兵學研究,除保留原意外,衍生出比喻義,如描述競技體育中馬術對抗項目,或借指激烈競争狀态(例:“商場上演騎鬭”)。此用法多見于港台地區出版物。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1994年商務印書館版)
  2. 《中國古代軍事辭典》(中華書局,2002)
  3. 《宋史·兵制考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4. 《東亞冷兵器戰争術語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

網絡擴展解釋

“騎鬭”是“騎鬥”的繁體寫法,讀音為qí dòu,意為騎馬作戰。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騎鬭”指騎馬參與戰鬥或軍事對抗,強調在馬上進行搏鬥或作戰的行為。該詞常見于古代文獻中,描述騎兵作戰的場景。

  2. 出處與用法
    該詞源自宋代蘇轍的詩作《郭綸》:“郭綸本蕃種,騎鬭雄西戎。”詩句中“騎鬭”形容郭綸(蕃族将領)騎馬作戰時勇猛善戰的形象,體現了古代邊疆戰争的特色。

  3. 字義拆分

    • 騎(qí):指跨坐馬背或駕馭馬匹,也代指騎兵或騎馬的人。
    • 鬭(dòu):即“鬥”的繁體字,意為戰鬥、争鬥,可引申為競賽或對抗。

擴展說明


“騎鬭”一詞生動展現了古代軍事文化中騎兵作戰的場面,兼具語言與曆史研究價值。如需更深入探讨,可參考《郭綸》及相關宋代軍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案緝鞍橋伴傭邊歌編町菜譜創改楚帆刍荛之見詞隱電影第目冬米鬥陣峰頂浮浮附署關生固宮國策黑間核勘狐虎之威護葬煎調燋心嗟歎鏡澈幾樣康狄康娛厘抉厲祟六玉利欲龍學迷國溟洲民族區域自治迷湯話某等眸瞯跑付兒賠償烹瀹嗆喀嗆喇禳田柔彊賞望膻穢沈憂曙河書口四平甜露恬虛甜嘴蜜舌帷牀小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