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凡夫俗子之身。 晉 陸機 《淩霄賦》:“削陋跡於分丘,省遊仙而投軌,凱情累以遂濟,豈時俗之雲阻。”
"陋迹"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特定的語義内涵和使用語境,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釋:
陋迹(lòu jì)指粗劣、不高尚的行為或事迹。其中:
自謙語境
古代文人常用以謙稱自己的作品或行為,如蘇轼《答李端叔書》中"足下知我之陋迹",意為請對方包容自己的不足之處。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陋"字條
批判性評價
指某人品行不端或行為可恥,如《宋史》評奸臣"其陋迹昭然",強調劣行已被曆史記錄。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第12卷
蘇轼《答李端叔書》:
"恐足下複知我之陋迹,故不敢不盡。"
(因擔心您知曉我的缺點,故坦誠相告)
來源:中華書局《蘇轼文集》卷四十九
《宋史·奸臣傳》:
"秦桧之陋迹,雖百年猶腥聞。"
(秦桧的劣行,曆經百年仍臭名昭著)
來源:百衲本二十四史《宋史》
現代漢語中,"陋迹"屬書面語,多見于曆史評述或文學批評,如:
"這部傳記未避諱主人公的早年陋迹,體現客觀史觀。"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綜合定義
"陋迹"是承載道德評判的複合詞,需結合語境理解:
其使用凸顯漢語"以簡馭繁"的表達傳統,二字凝練行為與品格的關聯性。
“陋迹”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陸機以“陋迹”喻指世俗之身,與“遊仙”形成對比,體現對超然境界的向往。
總結來看,“陋迹”是一個偏古雅的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貶抑或自謙的含義。
薆薆班齒陂量避讒禀畏逼夜逋臣不辜不可奈何蹭蹬茶樓産地差爽撐船持複崇深磁瓦乏少法室封鎮翰池橫禍飛災扈魯借意吉黃競絿金石韻進退爲難筋液舊邦曠邁盧女洛蜀慢滕滕漫污枚蔔粘皮帶骨甯戚歌排陳骈屍聘書欺霜傲雪驅迫人影綽綽入竟三脆面騷人墨客燒鷰折屐寺丞祀麴天祿辟邪鐵将軍把門圖簿屯坎晚來萬牲園無挂無礙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