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晚;入夜。 唐 杜甫 《題鄭縣亭子》詩:“更欲題詩滿青竹,晚來幽獨恐傷神。” 郭沫若 《芭蕉花》:“白日裡家務忙,到晚來背着弟弟在菜油燈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時還親眼見過,我至今也還記得。”
“晚來”一詞的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主要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1. 基本含義:指時間意義上的“傍晚或入夜” 這一用法在古典詩詞和文學作品中最為常見,強調天色漸暗的黃昏時段。例如:
2. 引申含義:表示“遲到” 作為成語使用時(如“為時晚來”),帶有“錯過時機”“行動遲緩”的批評意味。例如《三國志平話》中“若遲到,必交使命來請你”,這裡的“遲到”與“晚來”近義。
補充說明:
晚來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在日常生活中用來形容時間晚、到達晚等含義。下面分别解釋一下其中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同時還會提供一些包括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相關内容。
晚來表示時間晚、到達晚等含義。主要用于描述某人遲到、行動遲緩、到達時間晚等情況。
晚(wan3):由日(sun)和免合成,兼具“旦”(day)和“日”(sun)的意義
來(lai2):由木(tree)和由合成,兼具“來”(come)和“由”(from)的意義
晚來這個詞語是由晚和來兩個字組成的,晚字源自古代漢語,來字則來自古代漢語動詞“來”。兩個字合在一起,意味着時間晚、到達晚。
晚來這個詞語在繁體中的書寫形式為「晚來」。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晚來的寫法形态與現代漢字略有不同,但整體含義相同。例如,晚可以寫作「晩」,來可以寫作「來」。
1. 今天下課我晚來了,請原諒我。
2. 他約好了8點來,結果晚來了半個小時。
3. 晚來總比不來好。
晚來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的詞語,例如晚來早走、晚來的理由、晚來者不得好果等。
遲來、遲到、偏晚、延遲
早來、準時、按時、提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