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舊邦的意思、舊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舊邦的解釋

(1).曆史長久的國家;故國。《詩·大雅·文王》:“ 周 雖舊邦,其命維新。”《楚辭·劉向<九歎·逢紛>》:“聲哀哀而懷高丘兮,心愁愁而思舊邦。” 王逸 注:“心愁思者,念高丘之山,想歸故國也。”

(2).故都。 漢 蔡琰 《悲憤詩》:“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強。”

(3). 三國 魏 鼓吹曲名。 缪襲 作。《晉書·樂志下》:“改 漢 《翁離》為《舊邦》,言 曹公 勝 袁紹 於 官渡 ,還 譙 收藏死亡士卒也。”其首句為“舊邦蕭條心傷悲”,故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舊邦"是漢語中具有曆史厚重感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代曆史悠久的國家或古老的邦國。從漢語詞典角度分析,該詞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字義溯源 "舊"表"古老、過往",《說文解字》釋作"止也,從臼聲";"邦"本義為諸侯封地,《周禮·天官》注"大曰邦,小曰國"。二字組合最早見于《詩經·大雅·文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特指周朝雖承襲商代疆域但獲得新的天命[參考《中國哲學大辭典》]。

二、語義演變

  1. 政治實體指稱:先秦文獻中多用于描述傳承有序的政權,如《尚書·堯典》"協和萬邦"的延伸用法[參考《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2. 文化象征意義:漢代後逐漸衍生為文明傳承的代稱,王充《論衡》"舊邦之人,習于禮文"即強調文化積澱;
  3. 現代轉義應用:在梁啟超《少年中國說》中,"舊邦"與"新命"形成辯證關系,賦予詞彙時代演進内涵[參考《近代漢語大詞典》]。

三、語境特征 該詞多出現于曆史論述與文學創作,具有莊重典雅的語體色彩。在使用時需注意:

(文獻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

“舊邦”一詞主要有以下三種含義,綜合古典文獻和權威詞典解釋如下:

  1. 曆史悠久的國家或故國 指具有悠久曆史傳承的國家,常見于先秦典籍。如《詩經·大雅·文王》中“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強調周朝雖是古老國家,但秉承新使命。《楚辭·九歎》中“思舊邦”則表達對故國的懷念。

  2. 故都或舊都城 用于描述曾經的都城,如漢代蔡琰《悲憤詩》中“逼迫遷舊邦”,指東漢都城洛陽被董卓焚毀後的遷都事件。此義項側重地理意義上的曆史都城。

  3. 三國魏時期的樂曲名 屬于鼓吹曲類别,由缪襲創作,内容與曹操戰勝袁紹的曆史事件相關。據《晉書·樂志》記載,其首句“舊邦蕭條心傷悲”成為曲名來源。


補充說明: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周代典籍,承載着中華文明對曆史傳承的重視。現代多用于文學或曆史研究中,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并行不悖伯瑜慘絶長狄超車差秩沉冤莫雪叱搭饬厲瘳疾叢刊崔徽大偏刁猾惡魔法古氛埃豐實驸騄公司清算歸裡包堆好頭哄逗宏拓徊集皇迹诨裹監市履狶精秀進衆苣蕒菜絕長續短萊衣勞考磷蝦柳麻子流走籠箧碼子面夷密屬鬧氣鉗錘攘揄生肌省試攝魄鈎魂舌言詩樂詩奴殊略束手就禽貪生惡死望閥僞媮辒辂枭滅系列化西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