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石隍的意思、石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石隍的解釋

石砌的濠溝。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洧水》:“舊引 綏水 南入塋域而為池沼,沼在丑地,皆蟾蠩吐水,石隍承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石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石隍(拼音:shí huáng)指“石砌的濠溝”,即用石頭修築的護城河或排水溝渠。

2.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北魏地理學家郦道元的《水經注·洧水》:“舊引綏水南入塋域而為池沼,沼在丑地,皆蟾蠩吐水,石隍承溜。”

3.擴展說明

4.近義與相關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建築術語或《水經注》相關内容,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考古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石隍

石隍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兩個字:“石”和“隍”。

拆分部首和筆畫

“石”字的部首是“石”,總筆畫數為五;“隍”字的部首是“阜”,總筆畫數為十。

來源

“石隍”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其中,“石”字是一個意符字,表示岩石或石頭;“隍”字是由部首“阜”和聲符“黃”組成的,表示有防守功能的土堡或城牆。

繁體

繁體字中,“石”字的形狀與簡體字相同,而“隍”字的形狀為「隹土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但整體形态相似。以現代寫法為例,“石”字在古代寫法中可能會有一些筆畫的結構差異。

例句

1. 這座城市周圍環繞着高大堅固的石隍,使其成為了一座天然的堡壘。

2. 他在石隍上刻下了一首詩,留下了他對這片大自然的景色的贊美。

組詞

1. 石頭

2. 石壁

3. 石頭堡

4. 石階

5. 防石

近義詞

1. 石牆

2. 石垣

3. 城牆

4. 土堡

反義詞

1. 平地

2. 開放

3. 無壁

4. 露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