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架的意思、鼓架的詳細解釋
鼓架的解釋
(1).安放鼓的架子。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椅後屏上繫鼓架。鼓架高二尺二寸七分,四腳,方一寸二分。”
(2).畫竹時所忌用畫法之一。謂中間一竿直出,左右兩竿交叉有如鼓架者。 元 李衎 《竹譜詳錄》卷一:“惟畫意所忌,不可不知,所謂衝天撞地,偏重偏輕,對節排竿,鼓架勝眼,前枝後葉,此為十病。”
詞語分解
- 鼓的解釋 鼓 ǔ 打擊樂器,圓柱形,中空,兩頭蒙皮:鼓樂(?)。鼓角(僶 )。大鼓。 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敲擊或拍打使發出聲音:鼓吹。鼓噪。 發動,使振作起來:鼓勵。鼓動。鼓舞。一鼓作氣。 高
- 架的解釋 架 à 用做支承的東西:書架。衣架。絞架。 支承,攙扶:架橋。架不住。架空。 互相毆打,争吵:打架。勸架。 量詞,多指有支柱或有機械的東西:五架飛機。 捏造,虛構:架詞誣控。 古同“駕”,淩駕。 筆
網絡擴展解釋
“鼓架”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結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
安放鼓的架子
- 指專門用于放置鼓的支撐結構,常見于古代樂器或儀式場合。例如清代李鬥《揚州畫舫錄》記載其形制:“鼓架高二尺二寸七分,四腳,方一寸二分”,說明其尺寸和構造有明确規範。
- 這一釋義在多個詞典中被列為基本含義,且引用了曆史文獻佐證。
-
畫竹技法中的忌諱畫法
- 元代李衎《竹譜詳錄》提出,畫竹時若中間一竿直立,左右兩竿交叉如鼓架狀,則稱為“鼓架”,屬于十種病筆之一。這種構圖因缺乏自然美感而被視為技法缺陷。
其他補充:
- 該詞無現代衍生含義,兩種解釋均保留古漢語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例如“鼓架”在音樂場景中為實物,在藝術理論中則為抽象概念。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