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意思、五一國際勞動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一國際勞動節的解釋

[May Day] 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等地工人舉行大罷工和遊行示威,反對資本家的殘酷剝削,要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經過流血的鬥争,取得了勝利。18 * 在恩格斯組織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決定5月1日為國際勞動節。簡稱“五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定于每年5月1日。該節日源于1886年美國芝加哥工人為争取八小時工作制發起的罷工運動。漢語詞典中将其定義為"國際勞動者通過鬥争獲得的紀念性節日"《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根據中國政府網記載,1920年中國首次在北京、上海等地舉行大規模紀念活動。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将5月1日定為法定勞動節。現行《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五一假期為5天調休假期,包含法定1天休假和周末補休。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2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顯示,2025年勞動節假期為5月1日至5日放假調休。節日期間各地工會組織會開展勞模表彰、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國家發展改革委近年積極推動文旅消費提質擴容,促進假日經濟發展。

網絡擴展解釋

五一國際勞動節(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是全球勞動人民共同慶祝的節日,其核心含義與曆史背景如下:

一、定義

五一國際勞動節又稱“國際示威遊行日”,是全世界80多個國家的法定節日,定于每年5月1日。它象征着勞動者通過鬥争争取合法權益的勝利,是人類文明民主進步的重要标志。

二、起源與發展

  1. 曆史背景
    19世紀歐美工人每日工作長達14-16小時。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21萬工人發起大罷工,要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最終通過流血鬥争取得勝利。

  2. 節日确立
    1889年7月,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在巴黎代表大會上,将5月1日定為國際勞動節,以紀念這次工人運動。

三、意義與影響

四、相關補充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政府發布的節日解讀。

别人正在浏覽...

百變爆肚暴棄庳陋筆且齊渤海琴春吏初元大盡大戲大原法王家飛浮粉骷髅羹藜含糗怪變詭策毫不在乎恒溫畫虎類狗宦室嘉願解弛屐履婪取羸形掠虛樂戰六區摟頭沒算數美詠門扣孥屬判閱戚施求盜赇官卻勾日遊神毵毵山半蛇魚時色霜采霜影睡神署紙尾私恨羧酸貪名讨罰體育手段尪闇偉大舞動相倫線畫犀管薪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