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郊蔔的意思、郊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郊蔔的解釋

古代帝王郊祭前先行占卜,吉則郊,不吉則不郊,謂之“郊蔔”。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祀》:“郊因先蔔,不吉不敢郊。百神之祭不蔔,而郊蔔,郊祭最大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郊蔔,漢語詞彙,特指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前進行的占卜儀式,以選定吉日與地點。以下是詳細解釋:

  1. 釋義與核心含義

    “郊蔔”由“郊”(城郊,特指祭祀場所)與“蔔”(占卜)組合而成,專指帝王于郊祀前通過占卜确定祭祀日期與方位的儀式。此活動體現古人對天命的敬畏與祭祀的嚴謹性,屬國家重大典禮的預備環節。

  2. 文獻出處與權威依據

    該詞最早見于《周禮》《禮記》等典籍。如《周禮·春官·大蔔》載:“凡國大貞,蔔立君,蔔大封,則眡高作龜。大祭祀,則眡高命龜。”鄭玄注:“大祭祀,謂天地宗廟。”其中“大祭祀”包含郊祀,蔔日為其關鍵步驟。

    《禮記·郊特牲》進一步明确:“蔔郊,受命于祖廟,作龜于祢宮”,強調占卜需在宗廟中完成,彰顯其神聖性。

  3. 具體儀式與功能

    郊蔔需由太蔔(掌占卜之官)以龜甲或蓍草進行,内容包含:

    • 蔔日:選定祭祀日期(通常為冬至祀天、夏至祭地);
    • 蔔地:确定祭壇方位與布局;
    • 蔔牲:擇定祭祀所用犧牲的毛色、品類。

      若占卜結果不吉,則延期或調整儀式細節,直至得吉兆方行郊祀。

  4. 曆史用例與語境

    《春秋·僖公三十一年》載:“四蔔郊,不從,乃免牲”,反映魯國因多次占卜未得吉兆而取消郊祀,印證郊蔔的決策權威性。漢代班固《白虎通義》亦“王者必蔔郊何?敬天命而不敢自專也”,點明其“尊天重禮”的政治文化内涵。

  5. 相關術語拓展

    • 郊祀:郊蔔所服務的核心典禮,即祭天禮;
    • 蔔正:主掌占卜的官員;
    • 兆:占卜顯示的吉兇預兆,引申為儀式合法性的依據。

權威參考來源:

  1. 《周禮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2. 《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國學大師網-《周禮》解析
  4.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春秋左傳注》
  5. 《白虎通疏證》(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郊蔔”是中國古代帝王在舉行郊祭前進行的一種占卜儀式,其核心含義和背景如下:

1.定義與作用

郊蔔指帝王在郊祭前通過占卜判斷吉兇,若結果為吉則舉行郊祭,不吉則取消。郊祭是古代帝王在都城郊外祭祀天地的重要典禮,被視為最高規格的祭祀活動。

2.流程與依據

3.文獻記載

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郊祀》中明确提到:“郊因先蔔,不吉不敢郊。百神之祭不蔔,而郊蔔,郊祭最大也。”。這表明郊祭的特殊性——其他祭祀無需占卜,唯獨郊祭需通過占卜決定是否舉行。

4.郊祭的意義

郊祭是帝王與天地溝通的核心儀式,象征“君權神授”。郊蔔的存在凸顯了古人對天命的敬畏,以及将自然現象與政治活動緊密關聯的宇宙觀。

5.與其他祭祀的區别

普通祭祀(如宗廟、山川祭祀)通常不依賴占卜結果,而郊祭因涉及“天命”,必須通過郊蔔确認合法性。


以上内容綜合了多個權威來源,若需進一步了解郊祭的具體流程或占卜細節,可參考《春秋繁露》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搬挑苞育布巾裁汰操戈入室唱凱乘蹻癡懶除徒餈巴村店袋扇地動山摧訂單丁督護歌東陽銷瘦餓狼遏制乏餧共人橫行直撞黃香梅濩铎驕兵必敗教會節略進尺嫉心輯治坎懔扣眼,扣眼兒诳報酷暑離聚龍圓緑扇密拆末議叛敗偏委羌笛喬陟乳名弱寡上府少條失教聲色并厲十分惺惺使五分樹蔸熟滑淑真絲國亭主通池彤管屯夫拖扯脫賺罔褒五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