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福的意思、崇福的詳細解釋
崇福的解釋
(1).積善求福。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景明寺》:“時世好崇福,四月七日,京師諸像皆來此寺,尚書祠部曹録像凡一千餘軀。” 明 徐渭 《讀餘生子傳》:“其一人善畜之,以好施而崇福;其一不善畜之,以忤時而賈禍。”
(2). 宋 祠官 崇福宮 提舉的省稱。 宋 司馬光 《辭門下侍郎第二劄子》:“既而請補外郡,又乞散官,兩任留臺,四任崇福。” 宋 馬永卿 《嬾真子》卷一:“ 溫公 之任崇福,春夏多在 洛 ,秋冬在 夏縣 。”
詞語分解
- 崇的解釋 崇 ó 高:崇山峻嶺。崇高。崇論闳議(指高出一般人的讨論。亦作“崇論宏議”)。 尊重,推重:崇敬。崇拜。崇尚。推崇。尊崇。 古同“終”,終了。 充,充滿:崇酒于觞。 增長:“今将崇諸侯之奸”。 姓。
- 福的解釋 福 ú 一切順利,幸運,與“禍”相對:福氣。享福。造福。祝福。福利。福音。福相。作威作福(原指統治者專行賞罰,獨攬威權。後形容濫用權勢,橫行霸道)。 舊時婦女行禮的姿勢:萬福。 祭神的酒肉:福食。福酒
網絡擴展解釋
“崇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
積善求福
指通過積累善行來追求福祉,具有道德勸誡的意味。該用法最早見于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如“時世好崇福,四月七日,京師諸像皆來此寺”()。明代徐渭的《讀餘生子傳》也提到“好施而崇福”,強調善行與福報的關聯()。
-
宋代官職的省稱
特指宋代祠官“崇福宮提舉”的簡稱。例如司馬光曾提及“四任崇福”,即擔任此官職()。
二、引申與寓意
三、應用場景
- 曆史文獻:多用于描述宗教活動或官職,如北魏洛陽佛寺的崇福儀式()。
- 現代語境:常見于姓名或文化讨論中,強調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用例,可參考《洛陽伽藍記》《辭門下侍郎第二劄子》等文獻(來源:、2、5、8)。
網絡擴展解釋二
崇福 - 追求幸福與福祉的意義
崇福(chóng fú)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具有追求幸福與福祉的含義。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詞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以及一些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崇(chóng)部首是山(山字頭的部首),它可以獨立成詞,意為高崇、尊崇等。
- 崇字的筆畫數為11畫。
- 福(fú)部首是示(礻字頭的部首),它可以獨立成詞,意為幸福、祝福等。
- 福字的筆畫數為13畫。
來源和繁體:
崇福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普遍,用來表達追求幸福與福祉的願望。在繁體中,崇福的寫法與簡體相同為「崇福」。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崇福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先生在《精神財富論》中曾寫過一個古漢字的寫法:「方人心友。」這是古人對追求幸福與福祉的一種表達方式。
例句:
- 我們應該崇尚崇福的價值觀,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與福祉。
- 他們一家人生活簡樸,卻常常流露出對于崇福的追求。
組詞:
- 崇高:追求高尚、偉大的品質。
- 福澤:幸福和保佑。
- 崇拜:對某人或某事物表示極高的敬意。
近義詞:
- 追求:努力争取和追尋。
- 渴望:對某件事強烈的欲望或希望。
反義詞:
- 忽略:不重視或忽視某人或某事。
- 疏離:與某人或某事物保持距離或關系疏遠。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