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賞賜獎勉。《商君書·靳令》:“六蝨不用,則兵民畢競勸,而樂為主用,其竟内之民,争以為榮,莫以為辱;其次,為賞勸罰沮;其下,民惡之、憂之、羞之。”《晉書·王沉傳》:“昔 魏絳 由和 戎 之功,蒙女樂之賜, 管仲 有興 齊 之勳,而加上卿之禮,功勳明著,然後賞勸隨之。” 宋 曾鞏 《知州制》:“爾能善於其職則明考察而公賞勸。”
“賞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通過獎勵與勸告相結合的方式激勵他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賞”指物質或精神獎勵(如金錢、表彰),而“勸”指勸導、勉勵。兩者結合後,表示通過正向激勵和引導促使他人行動。例如《商君書·靳令》中提到“賞勸罰沮”,即用獎賞鼓勵善行、懲罰阻止惡行。
激勵性質
既包含對積極行為的認可(賞),也包含對改進方向的引導(勸)。如《晉書·王沉傳》以魏绛、管仲為例,說明“功勳明著,然後賞勸隨之”。
應用場景
常見于教育、管理等領域。例如:
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法家典籍,如《商君書》中強調制度化的賞罰機制。後世文獻如《晉書》《宋史》等均有沿用,體現其作為治理策略的延續性。
在當代語境下,“賞勸”更強調通過正向激勵促進個人或集體目标達成,符合行為心理學中的強化理論。例如企業管理中的KPI獎勵與輔導反饋并行的模式,即為此概念的延伸。
賞勸是一個常用詞彙,表示欣賞和勸導。它包含了對他人的欣賞以及對他人行為的鼓勵和引導。
賞勸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賜(財賞、獎勵)和言(語言),它們一起構成了這個詞彙。
賞的筆畫數為7,勸的筆畫數為8。
賞勸這個詞最初來源于古代漢語,隨着時間的推移,它逐漸被廣泛使用并進入了現代漢字詞彙。
賞勸的繁體字為賞勸。
在古代,賞勸的漢字寫法可能不同于現代的簡化字。具體的古代寫法請參考古代漢字字典或曆史文獻。
1. 他對學生的進步給予了高度賞勸。
2. 我們應該賞勸他人的優點,幫助他們成長。
賞識、賞心、勸告、勸誘等。
贊賞、贊美、鼓勵、勉勵等。
批評、指責、責備、勸阻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