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aw up a list] 逐項寫出來
開列名單
逐個寫出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迎駕》:“隻空銜名,取本縉紳來,快快開列。”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編審·審後出示》:“按裡逐戶明白開列,出示曉諭。” 秦牧 《藝海拾貝·兩代人》:“單說從醫生出身的作家吧,從世界文學史中可以開列一張十分可觀的名單。”
“開列”是一個動詞,指将事物逐項列舉出來,通常用于書面或口語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指按照一定順序或類别,将内容逐項書寫或列舉出來,如“開列清單”“開列書目”。其核心含義是系統性地呈現信息,便于查閱或執行。
詞語結構
由“開”(展開、開啟)和“列”(排列、羅列)組成,屬并列式結構,強調從無到有、有序排列的過程。
使用場景
例句與延伸
近義詞與翻譯
近義詞包括“羅列”“列舉”,英文譯為“make a list”或“draw up a list”。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用例或語境分析,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開列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kāi liè。它由“開”和“列”兩個字組成。
開列的部首是“屍”,屬于“屍旁”,同時也是由屍部和開部組成。屍部表示“人”的意思,開部表示“開放、展開”的意思。
開列的總筆畫數是12畫,其中“開”字4畫,“列”字8畫。
開列一詞的來源較為複雜,最早是從古代書法中衍生而來。在古代,開列表示行進的隊伍或列隊的意思。現代常用于文獻、文件等上面,表示把事項、名單、物品等羅列出來。
在繁體字中,開列的寫法為「開列」。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開列的字形有所不同。例如,清代康熙字典中的寫法為「㐬」。
1. 學生們按照老師的要求,開列名單。
2. 這本書開列了許多有關曆史的事實。
開列可以組成其他詞語,例如:
1. 列示(展示、羅列)
2. 列兵(部隊中的士兵)
3. 開辟(開拓、開設)
4. 開始(開始、起初)
與開列近義的詞語有:
1. 羅列
2. 列舉
3. 明列
4. 列示
與開列意義相反的詞語有:
1. 取消
2. 撤銷
3. 剔除
4. 删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