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高山景行的意思、高山景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高山景行的解釋

[respect a worthy person as to look up to high mountains] 以高山和大路比喻人的道德之美,有高德之人猶山高、路闊一樣受仰慕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小雅·車轄》《傳》:“景,大也。”《箋》:“景,明也。……古人有高德者則慕仰之,有明行者則而行之。”

高山景行,私所慕仰。——魏文帝《與鐘繇書》

詳細解釋

語出《詩·小雅·車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後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三國 魏 曹丕 《與锺大理書》:“高山景行,私所仰慕。” 清 陸隴其 《上巡道吳公書》:“ 隴其 於聲音之理,未能窺見萬一,然仰 苑洛 、 椒山 兩先生之遺風,不啻高山景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高山景行”出自《詩經·小雅·車轄》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原指對崇高德行的敬仰與效仿。該成語由“高山”和“景行”兩部分構成:

  1. 高山:字面指巍峨的山峰,比喻崇高的道德境界,如《詩經》注疏雲“山高則人仰之”;
  2. 景行:“景”意為光明宏大,“行”指行為準則,合指高尚的品行,漢代鄭玄釋為“古人有高德者則慕仰之,有明行者則而行之”。

語義演變:後世多用于贊頌品德高尚、行為磊落之人,如《史記·孔子世家》以“高山景行”形容孔子,強調精神層面的尊崇。現代漢語中常用于書面語,表達對楷模人物的敬重。

權威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高山景行”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一、詞義解析

  1. 高山
    比喻崇高的品德,如同高山一樣令人仰慕。
  2. 景行
    • 原意:指“大路”或“寬廣的道路”。
    • 引申義:比喻光明正大的行為,象征行事磊落、德行高尚。
      “景”在此處讀作“jǐng”,而非“yǐng”。

二、成語出處


三、意義與應用

  1. 核心含義
    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既包含品德高尚如高山,也強調行為光明如大道。

    • 例如:“雖德非君子,義無詩人,高山景行,私所仰慕。”(三國·曹丕《與鐘大理書》)
  2. 使用場景

    • 多用于表達對他人道德、品行的敬仰,如贊頌先賢、師長或德高望重者。
    • 常見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含褒義。

四、延伸知識

五、讀音與結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曆史用例或文學引用,可參考《詩經》及曹丕、楊萬裡等文人的著作。

别人正在浏覽...

闇戆便是逼禅差度稱賞不已臣下愁冗冗次家摧絕大半大女抵死瞞生兜擋椴樹腶脩騑騑飛糧挽秣高圓貢祭搆兵寡見鮮聞廣種薄收詭誕不經故誤何遽鶴嘴鎬換帖虎路骥枥靖匡金毗羅金狨槿榮瘠棄舊石器時代韭葅倦憚空實蠟石寥稍理民淋灰林缬柳翠井镂脂剪楮率俗馬王菜沙雕埏垓神衛石硯摅情談訴條具桐君通賢銅篆頭上末下望屋以食五百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