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mboo or wooden utensil for steaming food] 蒸籠中的任一扇
蒸籠。 冰心 《冬兒姑娘》:“﹝她﹞跟他們混得熟極了,她哪一天不吃着他們那大籠屜裡蒸的大窩窩頭!” 大群 《小礦工》:“我和 金妞 跑到 松花江 岸上玩了一會,等回到屋子裡的時候,媽媽在燒火,籠屜周圍冒着白氣。”
“籠屜”是傳統炊具,主要用于蒸制食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籠屜由竹、木或鐵皮制成,結構為多層帶孔的屜層,通過疊加形成蒸籠,利用蒸汽加熱食物。其名稱中的“屜”指分層結構,便于同時蒸煮多種食物。
材質與工藝
傳統籠屜多用東北椴木或柳木手工制作,需經過數十道工序,特點是透氣性好且耐高溫。現代也有鋁制替代品,但竹木材質因環保和保留食物原味仍受青睐。
曆史演變
在舊時地竈與鐵鍋普及的年代,籠屜是家庭和餐飲業常用工具。隨着竈具革新,竹木籠屜逐漸被金屬材質取代,但仍保留在部分傳統飲食場景中,如包子鋪、蒸糕店等。
其他含義
在成語中,“籠屜”可比喻人或事物受限制無法自由發展,源自古代養蠶器具的引申義,但此用法較罕見。
發音與書寫
拼音為“lóng tì”,注音符號為“ㄌㄨㄥˊ ㄊㄧˋ”,字形結構為上下組合(竹+屜)。
《籠屜》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用來裝放物品的籠子或籃子。
拆分部首:竹、屮
總筆畫:21畫
《籠屜》一詞的來源比較難以追溯,但由于其中的“竹”部,可以推斷與竹子相關。
《籠屜》的繁體字為「籠屜」。
古時候,「屜」的寫法是「屜」。而「籠」的寫法保持不變。
1. 她将那些雞蛋放進了一個精緻的籠屜裡。
2. 這個籠屜可以用來存放衣物和書籍。
組詞示例:籠子、屜子、木屜
近義詞示例:籃子、筐、箱子
反義詞示例:敞開、敞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