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象王之駕。喻指佛法。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龍鄉思其燒照,象駕乏其流通。” 吳兆宜 注:“《傳燈録》:‘水中龍力大,陸中象力大,故負荷大6*法者比之龍象。’” 唐 武則天 《<大方廣佛華嚴經>序》:“及夫 鷲巖 西峙,象駕東驅。” 澄觀 疏:“言象駕者,畧有二義:一,一千年後,像法之時,佛教方被故;二者,象馱經故,初雖白馬來儀,本用象故。”
(2).指皇帝的車駕。 元 郭翼 《拟杜陵秋興》詩之五:“扶桑日近龍波湧,閶闔天高象駕迴。”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象駕漢語 快速查詢。
“象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解釋,主要可分為以下兩類:
喻指佛法
該義項源自佛教文化,以“象王”(象征力量與莊嚴)比喻佛法的高深與宏大。例如南朝陳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提到“象駕乏其流通”,唐代武則天在佛經序言中也用“象駕東驅”形容佛法的傳播。
指皇帝的車駕
古代帝王儀仗常以“象”為尊貴象征,因此“象駕”可代指皇帝出行時的車馬儀仗,多見于曆史文獻或詩詞中。
部分現代辭書(如《查字典》)提出新解:
《象駕》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以象為駕馭對象。其中,《象》指的是大象,象征着力量與智慧;《駕》表示駕駛、操控的意思。因此,《象駕》可以理解為通過駕馭大象來展示力量和智慧。
《象駕》的部首是《馬》(mǎ)。
《象駕》共有13個筆畫。
《象駕》一詞最早出現于《莊子》一書中。莊子是中國古代的哲學家,他的著作被稱為莊子,是道家學派的經典之一。在《莊子·大宗師》這篇文中,他用象征性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象駕着他到達宇宙的無盡邊境的場景,表達了對個人修煉和精神境界的深刻思考。
《象駕》的繁體字為《像駕》。
古時候,《象駕》的寫法可能與現在有些不同。具體的古代漢字寫法需要詳細考究,這裡僅舉一個例子:象的古字形可能為象旁邊畫上一隻眼睛。
他的才能就像是駕馭大象一樣,娴熟而強大。
我們需要學會象駕着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被情緒所駕馭。
- 象牙:指大象的齒牙,也指象牙制品。
- 駕車:指駕駛車輛。
- 駕駛證:指用于合法駕駛汽車的證件。
- 駕策:指駕馭和指揮。
- 駕禦:指駕馭和控制。
- 隨從:指跟隨他人行動,不進行駕馭。
- 被駕馭:指被人操控和控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