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石榴的子粒。
(2).寶石名。 明 曹昭 《格古要論·石榴子》:“石榴子出南蕃,類瑪瑙,顔色紅而明瑩,如石榴肉相似,故名曰石榴子,可鑲嵌用。”
“石榴子”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結合不同領域的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指石榴(安石榴科植物)的籽粒,即果實内部包裹的顆粒狀種子。其幹燥後可作為中藥材使用,性味酸、甘,溫潤,具有治療胃寒、培根寒症等功效。
藥用價值
根據《藏藥名》記載,石榴子需在秋季果實成熟後去除果皮并曬幹,用法用量為5~12克,貯藏需通風幹燥。
來源與特征
一種産自南蕃(今東南亞地區)的紅色寶石,因顔色紅潤、質地明瑩,類似石榴果肉而得名。明代《格古要論》記載其“類瑪瑙”,常用于鑲嵌工藝。
文化意義
在古代被視為珍貴裝飾材料,兼具實用與審美價值。
在漢語中,“石榴子”偶爾用于比喻外表華麗但内容空洞的事物,例如:“這篇文章像石榴子,看似豐富卻無實質”(來自成語用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藥用炮制方法或寶石鑒别細節,可查閱《格古要論》或中醫藥典籍原文。
《石榴子》是個中文詞彙,它指的是一種水果,更準确地說是石榴的果實。石榴子通常呈圓形,表皮堅硬,内部充滿了紅色或粉紅色的籽粒,這些籽粒也是人們常常食用的部分。
《石榴子》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石”和“木”,其中,“石”是象形字,表示石頭,“木”是指木頭。這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5。
《石榴子》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爾雅》,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字典,裡面收集了許多古代詞彙的意思和用法。石榴子這個詞在古代的用法與現在相似,都指的是石榴的果實。
《石榴子》的繁體字為「石榴子」,部分筆畫的書寫方式有所變化,但整體形狀和意義并未改變。
在古代,石榴子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比如,少數古籍中使用「柘榴」來表示石榴子。不過,石榴子的基本意義與現代相同。
1. 吃石榴子時要小心不要弄髒衣服。
2. 我喜歡吃石榴子,特别是那酸甜的味道。
石榴子沒有特定的組詞方式,但可以與一些形容詞、動詞或名詞進行組合,例如:鮮美的石榴子、擠汁的石榴子、營養豐富的石榴子。
與石榴子意思相近的詞包括“石榴果”和“石榴籽”,它們都指的是石榴的果實。
石榴子的反義詞是“石榴”,石榴指的是整個水果,而不是果實部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