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公的意思、五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公的解釋

(1).五個達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稱。指 西漢 張湯 、 杜周 、 蕭望之 、 馮奉世 、 史丹 。《文選·班固〈西都賦〉》:“冠蓋如雲,七相五公。” 李善 注:“公,禦史大夫、将軍通稱也。《漢書》曰:‘ 張湯 為禦史大夫,徙 杜陵 ; 杜周 為禦史大夫,徙 茂陵 ; 蕭望之 為前将軍,徙 杜陵 ; 馮奉世 為右将軍,徙 杜陵 ; 史丹 為大将軍,徙 杜陵 。’” 唐 盧照鄰 《長安古意》詩:“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淩五公。”一說指 田蚡 、 張安世 、 朱博 、 平晏 、 韋賞 。見《後漢書·班固傳》“七相五公” 李賢 注。

(2).五個達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稱。指 東漢 袁安 、子 敞 、孫 湯 、 湯 子 逢 、 逢 弟 隗 。 唐 劉禹錫 《湖南觀察使故相國袁公挽歌》之三:“五公碑尚在,今日亦同歸。”

(3).五個達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稱。指 晉 葛旟 、 路秀 、 衛毅 、 劉真 、 韓泰 。《晉書·齊王冏傳》:“封 葛旟 為 牟平公 , 路秀 小黃公 , 衛毅 陰平公 , 劉真 安鄉公 , 韓泰 封丘公 ,號曰‘五公’,委以心膂。”

(4).五個達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稱。指 晉 王導 、 謝安 、 溫峤 、 陶侃 、 謝玄 。見《南史·宋武帝紀》、 宋 王應麟 《小學绀珠·名臣·五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公”是曆史文獻中常見的合稱,指不同時期五位顯赫的達官或封公爵者。根據權威資料,其具體含義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西漢時期的“五公”

指張湯、杜周、蕭望之、馮奉世、史丹。
這五人皆為西漢重臣,涉及禦史大夫、将軍等職級。班固《西都賦》中“七相五公”即指此組合,李善注稱“公”為禦史大夫、将軍的通稱。另有說法認為可能包括田蚡、張安世、朱博、平晏、韋賞,但此說較少見。

二、東漢時期的“五公”

指袁安及其家族成員,包括其子袁敞、孫袁湯、曾孫袁逢、袁逢弟袁隗。
這一家族連續四代位居三公,唐代劉禹錫《湖南觀察使故相國袁公挽歌》提及“五公碑尚在”,即指袁氏家族。

三、晉代的“五公”

  1. 葛旟、路秀、衛毅、劉真、韓泰:晉代齊王司馬冏封此五人為公,稱“五公”。
  2. 王導、謝安、溫峤、陶侃、謝玄:南朝文獻《南史》及宋代王應麟《小學绀珠》中記載的東晉名臣組合。

四、其他相關概念

“七相五公”中的“五公”常與“七相”(如車千秋、黃霸等漢代丞相)并稱,泛指權貴階層。

“五公”并非固定指代某一組人物,需結合具體文獻和時代背景判斷。其核心含義是某一時期五位顯赫官員的合稱,常見于史書、辭賦中,用以象征權貴或世家大族的地位。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公》的意思

《五公》是指五個相同的公元中的公元號。它代表了同一年份的五個公元紀年。

《五公》的部首和筆畫

《五公》的部首為“丿”,總筆畫數為4畫。

《五公》的來源

《五公》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曆法中的“元號”。古代中國君主在登基後,會根據具體情況給每年設置一個元號,以作為年號紀事的标記。

《五公》的繁體

《五公》的中文繁體字為「伍公」。

《五公》的古代漢字寫法

《五公》的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漢字相似,沒有明顯差别。

《五公》的例句

1. 這本書的發行年份是《五公》十年。
2. 《五公》間,國家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五公》的組詞

1. 五公年:同一公元紀年的五個年份。
2. 五公制:指将時間按照五個公元紀年為一個周期進行劃分。

《五公》的近義詞

同一年份、相同公元、同年同月

《五公》的反義詞

不同年份、異時同地、不同時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