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雜草塞道。形容衰敗荒蕪的景象。《詩·小雅·小弁》:“踧踧 周 道,鞫為茂草。” 毛 傳:“鞫,窮也。” 孔穎達 疏:“比舉 周 道有茂草之荒,鄣礙行路,使行者不達於四方。” 王先謙 集疏:“‘鞫’,讀同‘鞠’。詩言顧瞻 周 道,本平易也,今途窮而不通,乃為茂草所鄣塞。”參見“ 鞠為茂草 ”。
“鞫為茂草”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ū wéi mào cǎo,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指雜草叢生、阻塞道路的景象,常用來形容地方衰敗荒蕪、人煙稀少的場景。
“曆經戰火,曾經的商道早已鞫為茂草,不複往昔盛況。”(結合《詩經》原意,描述自然與社會的雙重衰敗)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詩經》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鞫爲茂草》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對正直的人進行贊美和褒獎。它形象地比喻像茂盛的草一樣茂盛成長,指贊美一個人的品德高尚。
這個成語的部首是鞋,總共有18畫。
《鞫爲茂草》這個成語來源于《史記·魏其武安侯者傳》,是史書中的一句話。全句是:“鞫王者,鞫爲茂草,搏之而決形。”
在繁體字中,《鞫爲茂草》的寫法是「駒為茂草」。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我們可以看到《鞫爲茂草》的另一種寫法:“鞫爲茂艸”。這種寫法也是廣泛使用的。
他的誠實和勤奮鞫爲茂草,深受領導和同事們的贊揚。
與《鞫爲茂草》相關的組詞有:鞫人、鞫丑、茂盛、草木茂盛。
與《鞫爲茂草》意思相近的成語有:美麗如花、忠誠如犬、品格高尚。
與《鞫爲茂草》意思相反的成語有:敗類、敗壞、品行不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