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徒的意思、車徒的詳細解釋
車徒的解釋
(1).兵車和步卒。《周禮·夏官·大司馬》:“中夏,教茇舍,如振旅之陳,羣吏撰車徒。”《漢書·刑法志》:“連帥比年簡車,卒正三年簡徒,羣牧五載大簡車徒。” 宋 梅堯臣 《依韻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戢戢車徒九門盛,寥寥煙火萬家微。”《東周列國志》第一回:“ 宣王 禦駕親征,敗績於 千畝 ,車徒大損。”
(2).車馬和仆從。《文選·李康<運命論>》:“故遂絜其衣服,矜其車徒,冒其貨賄,淫其聲色,脈脈然自以為得矣。” 劉良 注:“車徒,謂車馬侍從也。” 宋 文天祥 《知韶州劉容齋墓志銘》:“出入不設車徒,間步行井陌中,不以為苦。”
詞語分解
- 車的解釋 車 (車) ē 陸地上有輪子的交通工具:火車。車駕(帝王的馬車)。車裂(中國古代一種殘酷的死刑,俗稱“五馬分屍”)。前車之鑒。 用輪軸來轉動的器具:紡車。水車。 用水車打水:車水。 指旋床或其他機器:
- 徒的解釋 徒 ú 步行:徒步。徒涉。 空:徒手。 白白地:徒然。徒勞無益。 隻;僅僅:家徒四壁。 從事學習的人:徒弟。徒工。學徒。師徒。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黨徒。 人(多指壞人):匪徒。暴
專業解析
"車徒"一詞在漢語中屬于古語詞,其含義可以從以下兩個主要方面進行解釋:
-
本義:戰車與步卒(軍隊的組成部分)
- "車" 指古代作戰用的戰車。
- "徒" 指跟隨戰車作戰的步兵或步卒。
- 合義: "車徒"連用,特指古代軍隊中由戰車及其附屬步兵組成的作戰單位或泛指軍隊、兵衆。這是其最核心的含義。
- 古籍例證:
- 《周禮·夏官·大司馬》:"中春,教振旅……以教坐作、進退、疾徐、疏數之節,遂以搜田……辨鼓铎镯铙之用……以教坐作、進退、疾徐、疏數之節,車徒皆作。" (這裡指訓練中的戰車部隊和步兵)。
- 《詩經·小雅·車攻》:"之子于苗,選徒嚣嚣。建旐設旄,搏獸于敖。駕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會同有繹。決拾既佽,弓矢既調。射夫既同,助我舉柴。四黃既駕,兩骖不猗。不失其馳,舍矢如破。蕭蕭馬鳴,悠悠旆旌。徒禦不驚,大庖不盈。之子于征,有聞無聲。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詩中雖未直接連用"車徒",但描繪了車馬、徒禦(步兵和駕車者)共同參與田獵的場景,體現了車徒協同作戰的雛形)。
- 《左傳·隱公元年》:"命子封帥車徒二百乘以伐京。" (明确指率領二百輛戰車及其附屬步兵去讨伐)。
-
引申義:車夫與仆役(出行時的隨從)
- 在非軍事語境下,"車徒"可以引申指駕車的人(車夫)和隨行的仆役、侍從。
- 古籍例證:
-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身自著犢鼻裈,與保庸雜作,滌器于市中。卓王孫聞而恥之,為杜門不出。昆弟諸公更謂王孫曰:‘有一男兩女,所不足者非財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馬長卿,長卿故倦遊,雖貧,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獨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孫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居久之,蜀人楊得意為狗監,侍上。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上驚,乃召問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諸侯之事,未足觀也。請為天子遊獵賦,賦成奏之。’上許,令尚書給筆劄。相如以‘子虛’,虛言也,為楚稱;‘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為齊難;‘無是公’者,無是人也,明天子之義。故空藉此三人為辭,以推天子諸侯之苑囿。其卒章歸之于節儉,因以風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說。其辭曰……于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獵。乘镂象,六玉虬,拖蜺旌,靡雲旗,前皮軒,後道遊;孫叔奉辔,衛公參乘,扈從橫行,出乎四校之中。鼓嚴簿,縱獵者,江河為阹,泰山為橹,車騎雷起,殷天動地,先後陸離,離散别追……車徒并狎,嵚崟逼迫。" (此處的"車徒"更側重于指隨行的車馬仆從)。
- 《後漢書·郭伋傳》:"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伋問:‘兒曹何自遠來?’對曰:‘聞使君到,喜,故來奉迎。’伋辭謝之。及事訖,諸兒複送至郭外,問‘使君何日當還’。伋謂别駕從事,計日告之。行部既還,先期一日,伋為違信于諸兒,遂止于野亭,須期乃入。車徒候之。" (這裡指郭伋的隨行人員和車輛在野亭等候)。
"車徒"的核心含義是指古代戰車及其附屬的步兵,泛指軍隊。在更廣泛的語境下,也可指駕車的人和隨行的仆役。這個詞生動地反映了古代戰争和出行的組織形式。
主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對"車徒"的軍事含義和隨從含義均有收錄,并引用了《周禮》、《左傳》、《史記》等古籍例證。
-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明确區分了"車徒"的兩種含義,并提供了古籍例句。
- 《辭源》 (商務印書館):作為專門的古漢語辭書,對"車徒"的釋義清晰,引證翔實。
網絡擴展解釋
“車徒”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及使用場景:
一、兵車和步卒(軍事含義)
指古代軍隊中的戰車和步兵,常出現在軍事組織或戰争相關的文獻中。例如:
- 《周禮·夏官·大司馬》記載:“羣吏撰車徒”,強調軍隊的編制和調度。
- 《漢書·刑法志》提到“大簡車徒”,指大規模檢閱戰車與士兵。
- 唐代韓休的詩句“車徒零雨送”也暗含行軍場景。
二、車馬和仆從(生活含義)
泛指貴族或官員出行時的車馬與隨行人員,體現社會地位。例如:
- 《文選·李康<運命論>》描述“矜其車徒”,指炫耀車駕與侍從。
- 宋代文天祥在墓志銘中寫道“出入不設車徒”,反映簡樸作風。
- 白居易詩中“左右車徒喧”則描繪了市井車馬往來的熱鬧。
使用場景與延伸
- 軍事領域:多用于描述軍隊編制、戰争場面,如“車徒大損”。
- 社會生活:體現身份或出行狀态,如“車徒促夜裝”。
- 文學意象:古詩中常借“車徒”渲染氛圍,如梅堯臣用“戢戢車徒”反襯市井蕭條。
該詞現已較少使用,但通過古籍和詩歌保留了對古代軍事、社會風貌的記錄。需注意語境區分具體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半農半牧區辦事處标牌比類合誼博唼博射茀郁部者嘈音程朱理學宸翰穿結叨穢盜怨主人擣治登留遁芝度紙泛讀飛梯負乘緻寇赙賜歌星功德水狗官瓜綿歸貫鬼隨邪蝗螟兼日狡狙交年凈麗鲸呿鯨魚座靜字桕油克厭誇説雷令劍憐養淩虐麟寺露陌納吉南牧内熊怒憤蟠委錯紾清勤睿祖慎交施皮茨耍逗誦德唐昌觀腿杆隈隩巫媪下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