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兵車和步卒。《周禮·夏官·大司馬》:“中夏,教茇舍,如振旅之陳,羣吏撰車徒。”《漢書·刑法志》:“連帥比年簡車,卒正三年簡徒,羣牧五載大簡車徒。” 宋 梅堯臣 《依韻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戢戢車徒九門盛,寥寥煙火萬家微。”《東周列國志》第一回:“ 宣王 禦駕親征,敗績於 千畝 ,車徒大損。”
(2).車馬和仆從。《文選·李康<運命論>》:“故遂絜其衣服,矜其車徒,冒其貨賄,淫其聲色,脈脈然自以為得矣。” 劉良 注:“車徒,謂車馬侍從也。” 宋 文天祥 《知韶州劉容齋墓志銘》:“出入不設車徒,間步行井陌中,不以為苦。”
“車徒”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及使用場景:
指古代軍隊中的戰車和步兵,常出現在軍事組織或戰争相關的文獻中。例如:
泛指貴族或官員出行時的車馬與隨行人員,體現社會地位。例如:
該詞現已較少使用,但通過古籍和詩歌保留了對古代軍事、社會風貌的記錄。需注意語境區分具體含義。
《車徒》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車和徒。
《車徒》的意思是指『駕駛車輛的人』或者『乘坐車輛的人』。
《車徒》的部首是車字旁,由車和彳兩個部首構成。它的筆畫數是7畫。
《車徒》這個詞源自《說文解字》。在古代,人們騎馬或者徒步出行,而現在乘坐車輛比較常見,所以有了這個詞。
《車徒》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車徒』。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車徒》古時的寫法為『車徒』,其中的『車』字由絲的形狀,引申為車的意思。『徒』字由彳的形狀,引申為步行的意思。
他是一位有經驗的《車徒》,開車技術非常熟練。
與《車徒》相關的組詞有:汽車、自行車、徒步等。
與《車徒》近義的詞語有:駕駛員、乘客、司機等。
與《車徒》反義的詞語有:行人、乘車者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