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宗物産集中運銷的地方。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四章第三節:“ 成都 是豐饒的 巴蜀 地區的物産集散地。”《文彙報》1990.7.23:“‘香菇街’的繁榮和‘菌種街’的興盛,使 慶元 成為全國最大的香菇集散地。”
“集散地”是一個多領域使用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概括為“物資、信息或人群集中後再分散流通的樞紐”。以下是詳細解釋:
物流與經濟層面
指貨物集中存儲、轉運和分發的場所,如大型物流中心、港口或批發市場(如義烏小商品市場、沈陽五愛市場)。這類場所通過整合資源實現高效流通,例如浙江慶元曾是全國最大的香菇集散地。
擴展含義
現代語境下,也可指信息、文化或人群的聚集與傳播中心。例如網絡平台被稱為“信息集散地”,旅遊城市設有“遊客集散中心”。
類型 | 案例 | 說明 |
---|---|---|
商品集散地 | 浙江義烏小商品市場 | 全球小商品貿易樞紐 |
物流集散地 | 上海洋山深水港 | 國際航運與倉儲中轉中心 |
信息集散地 | 社交媒體平台 | 新聞、觀點傳播節點 |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權威詞典或物流行業文獻。
《集散地》是一個詞,指的是貨物、人員等聚集并分散的地方,是一個供集中交流、調撥和轉運的中心。
《集散地》的部首是“阜”,筆畫數為10。
《集散地》這個詞由兩個詞語組合而成。《集》意為聚集、集中,表示彙聚到一個地方。《散》意為分散、分發,表示從這個地方分散出去。《地》指的是地方。因此,《集散地》指的是一個地方用于聚集與分散。
《集散地》的繁體字為《集散地》。
古時候《集散地》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同。
1. 這個市場是我們的産品的主要集散地。
2. 這家物流中心是貨物的集散地,方便了産品的分發。
1. 集散中心
2. 集散站
3. 集散交接點
1. 集散站 -> 集散點
2. 集散中心 -> 節點
3. 集散交接點 -> 轉運站
集散地并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