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秃尾的意思、秃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秃尾的解釋

(1).尾巴毛疏而短。《北史·楊愔傳》:“ 愔 曰:‘卿前在 元子思 坊騎秃尾草驢,經見我不下,以方麴障面,我何不識卿?’ 漫漢 驚服。”

(2).鲢、鳙等類魚的俗稱。 唐 杜甫 《觀打魚歌》:“ 徐州 秃尾不足憶, 漢陰 槎頭遠遁逃。魴魚肥美知第一,既飽驩娛亦蕭瑟。” 錢謙益 注:“ 徐州 謂之鰱,或謂之鱅,殆所謂 徐州 秃尾也。” 唐 陸龜蒙 《秋思》詩之二:“至今思秃尾,無以代寒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秃尾”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一、字面含義

  1. 尾巴毛稀疏短小
    指動物尾巴的毛發脫落或短少,常用于描述驢、馬等動物的尾部特征。例如《北史·楊愔傳》中記載:“卿前在元子思坊騎秃尾草驢”,即用“秃尾”形容驢的尾巴狀态。

  2. 鲢魚、鳙魚的俗稱
    在唐代文獻中,“秃尾”被用來代指鲢魚、鳙魚等魚類。如杜甫《觀打魚歌》提到“徐州秃尾不足憶”,錢謙益注解稱“徐州謂之鲢,或謂之鱅(鳙)”,說明這一用法具有地域特色。


二、延伸與争議解釋

部分詞典(如)提到“秃尾”可作成語,比喻“情況糟糕”,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文獻,可能為現代引申義或誤傳。實際應用中,該詞仍以字面含義為主,例如的例句“秃尾草驢”“高家堡古鎮……秃尾河畔”均指具體形态或地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秃尾

秃尾(tū wěi)是一個漢字詞語,由“秃”和“尾”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秃”字的部首是禾字旁,它的拆分部首是禾。它的筆畫數為秀八點。而“尾”字的部首是屍字旁,它的拆分部首是屍。它的筆畫數為尾五點。

來源

“秃尾”這個詞來源于古代養鳥的行為。這個詞用來形容鳥類的尾羽稀疏或者喪失。當鳥的尾羽丢失大部分時,就會被形容為“秃尾”,體現了其羽毛的凋零不全的狀态。

繁體

在繁體字中,秃尾分别寫作“禿尾”。雖然字形不同,但含義和用法與簡體字是一樣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秃尾的字形與現代略有不同。它的字形由“禾”和“尾”兩個字構成,形象地描繪了禾稈稀疏的尾羽狀态。

例句

1. 這隻鹦鹉的尾巴羽毛稀疏,看起來像個秃尾。

2. 隔壁家養的那隻鴿子,最近也變成了秃尾,可能是病了。

組詞

1. 毛秃尾:形容動物全身的毛發都稀疏或喪失。

2. 秃尾鳥:指尾羽稀疏的鳥類。

近義詞

羽扇豺(形容鳥尾羽的狀況)

反義詞

鬣(形容鳥尾羽茂密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