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氨基比林的意思、氨基比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氨基比林的解釋

[aminopyrine] 由吡唑酮衍生出的白色結晶化合物C 13 H 17 N 3 O,用作止痛劑和退熱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氨基比林(Aminophenazone)是一種經典的解熱鎮痛藥,屬于吡唑酮類衍生物。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結合藥學權威資料對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氨基比林

化學名稱:1-苯基-2,3-二甲基-4-二甲氨基吡唑啉-5-酮

釋義:一種白色結晶性粉末,曾廣泛用于發熱、頭痛、關節痛等症的治療。其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減少緻痛物質生成,發揮解熱鎮痛作用。因可能引起粒細胞缺乏症等嚴重不良反應,現臨床使用已受限。

二、藥理特性

  1. 作用機制

    選擇性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環氧化酶(COX),阻斷花生四烯酸轉化為前列腺素,降低體溫調節中樞對緻熱原的敏感性,同時減輕疼痛刺激傳導。

    來源:《中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化學藥和生物制品卷

  2. 適應症

    曾用于感冒、風濕熱、牙痛等中重度疼痛及發熱症狀的短期緩解。現多作為複方制劑成分(如安乃近),單方制劑已逐步淘汰。

    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說明書範本

三、注意事項

四、應用現狀

目前氨基比林單方制劑已被多國撤市,中國《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亦未收錄。其衍生物安乃近(氨基比林與亞硫酸鈉複合物)仍有限使用,但需嚴格監測血象。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共識

注:本文釋義綜合《中國藥典》《臨床用藥指南》等權威文獻,旨在提供客觀藥學定義。具體用藥請遵醫囑并參考最新藥品說明書。

網絡擴展解釋

氨基比林(Aminopyrine)是一種吡唑酮類非甾體抗炎藥,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一、定義與化學性質

氨基比林化學名為1-苯基-2,3-二甲基-4-二甲氨基吡唑酮,分子式為$C{13}H{17}N_3O$,分子量231.29。常溫下為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微苦,易溶于乙醇和氯仿。

二、藥理作用

  1. 解熱鎮痛:通過抑制下丘腦前列腺素合成,降低體溫調節中樞敏感性,退熱效果與阿司匹林相似。
  2. 抗炎作用:幹擾吞噬細胞功能,緩解風濕痛、關節痛等炎症反應。

三、臨床應用

曾用于治療感冒發熱、頭痛、牙痛、月經痛及風濕性疼痛。但因其嚴重副作用:

四、現狀與替代

因安全性問題,自20世紀後期逐漸被更安全的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取代。若需使用含氨基比林的複方藥物,需嚴格遵醫囑并監測血象。

提示:該藥物存在較高風險,建議優先選擇現代替代藥物,避免自行使用含氨基比林的單方制劑。

别人正在浏覽...

哀梨蒸食百無一成闆平班生辯省禀法鸊鹈劍不烑察觀翠屏膽戰心驚雕心雁爪都君抖漏法海個人傷害恭楷逛遊黑粗懷銀纡紫佳谶郊宮佳思嘉贽戒備森嚴儆畏極其絶塵舉絲瞰亡往拜考工記考見匡床廓穹梁陳曆井扪天麗色沒本錢生意名籍明祇柰苑腦學輕寶輕于鴻毛窮嫠全身犬羊取慮人和榮吝三頭兩日山淵疏散騰激挺屍通儁枉語下層社會相業崄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