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漢 代所置 梁國 與 陳國 的并稱。地在今 豫 東平原。《文選·陸機<吳王郎中時從梁陳作>詩》:“夙駕尋清軌,遠遊越 梁 陳 。” 呂向 注:“言早駕尋古人軌跡過於 梁 陳 之國。” 南朝 宋 顔延之 《還至梁城作》詩:“息徒顧将夕,極望 梁 陳 分。”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陸機<羇宦>》:“馳馬遵 淮 泗 ,旦夕見 梁 陳 。”
(2).指 南朝 梁 與 陳 。 清 方文 《雲間五子詩·徐闇公孚遠》:“博覽崇 漢 魏 ,纖辭鄙 梁 陳 。”
“梁陳”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漢代設置的梁國和陳國,兩地均位于今河南省東部的豫東平原地區。
文學引申
因兩地相距較遠,常被用于比喻相隔遙遠的人或事物。例如《文選·陸機<吳王郎中時從梁陳作>詩》中“遠遊越梁陳”即借地理距離表達旅途漫長。
朝代概況
曆史評價
南朝政權更疊頻繁,梁陳時期政治動蕩,但文化成就突出。例如梁朝編纂《昭明文選》,陳朝詩歌承襲齊梁風格。
如需進一步了解南朝曆史細節,可參考、8的完整内容。
《梁陳》是一個成語,通常用于描述人們因為争執、分歧而産生的争執不休的情況。
《梁陳》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木”和“阜”,其中“木”表示木頭,而“阜”表示土隆。此外,它的總筆畫數是14。
《梁陳》一詞來源于《左傳》,是描述戰國時期梁國和陳國兩個國家的争鬥。
《梁陳》的繁體字為「樑陳」。
在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差異。對于《梁陳》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更加繁瑣。具體的古代漢字寫法可能需要進一步研究和了解。
我們公司高層之間的意見分歧非常大,一直處于梁陳不休的狀态。
梁陳情結、梁陳之争、梁陳不休
爭執不休、意見不合、争端
和諧、一緻、共識
【别人正在浏覽】